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11月1日上午,四川省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四川省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開幕,來自省文聯37個團體會員的代表歡聚一堂,共商四川文藝高品質發展大計。

過去五年來,四川省文聯以沖擊各類國家級文藝大獎為突破口,緊扣時代主題,推動藝術創新。其中舞劇《努力餐》于2020年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作為《努力餐》編劇,四川省劇協理事、省評協青年專委會副主任潘乃奇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過去的五年,我身邊的戲劇創作和評論工作者都在努力探索,不懈創作,推出了不少有品質、有新意、有銳氣的作品。”
潘乃奇是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一名青年編劇,由她編劇或改編的作品主要有舞劇《努力餐》、音樂情景劇《幸福之光》、話劇《小鎮琴聲》、話劇《寬窄人家》、雜技劇《東方有竹》、川劇《琵琶聲聲》、實驗戲劇《斷章》、木偶劇《高機與吳三春》、系列兒童劇《卡卡曆險記》等,涉足多個舞台領域,作品演出場次數百場。
在潘乃奇看來,“大家是非常幸運的,在創作中有機會得到各種政策的支援以及組織的關心。這也讓我格外珍惜自己作為文藝工作者的身份,也将認真履行使命,以踏踏實實創作優質作品為目标,用好的作品來和時代同頻共振,希望創作出讓人民喜歡的好作品。”
潘乃奇
潘乃奇認為,優秀的戲劇創作是多種因素互相影響的結果。“在當下時代脈搏的跳動中,我們不能僅僅隻重視戲劇的娛樂性而忽視了更深層次的精神層面的提升。”于是,她與戲劇評論方面的同行,共同發起成立了成都青年劇評團,建立公衆号,推送戲劇評論上百篇,同時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活動,為戲劇評論者及看劇後想要表達心聲的觀衆搭建發聲平台,建立交流機會。同時,積極推動省評協青年專委會工作,力求發出戲劇評論的青年聲音。
藝術源于生活的,創作者更應貼近生活,擁抱時代。“劇本的創作應重視弘揚精神力量,與時代脈搏相結合。”潘乃奇說,“在嶄新的時代背景下,劇本創作者應通過實踐檢驗自己的專業水準。劇本創作的方向和着重點應該靈活便巧,因時而變,因具體狀況而變。比如同一題材的戲劇很多,那麼如何去找到不同的關注點、入手點,是當代戲劇創作者可以關注的重點。”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