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逸居士
小時候,在上海的一些公園裡,時常會看到一些被“圈”起來的場地。外面挂着各種手繪的巨幅海報。
海報上都是一些奇形怪狀的人或者動物,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但是進場以後才發現,裡面盡是一些照片和模型,或者就是一些看起來很有瑕疵的“标本”,根本不像宣傳中的那麼“勁爆”。

直到後來,我才了解到這就是所謂的“變相畸形秀”。當然,國内是不可能存在真實的畸形秀,畢竟這個太“反人道”了。但是真實的畸形秀,在以前确有過。
所謂的畸形秀,是一種以反常現象或者是畸形生物為主題的展覽性表演,旨在給參觀者帶來視覺上、精神上的沖擊。
真實的畸形秀流行于1840年的美國,直到1940年才開始沉寂,差不多有着1個世紀的熱度。這個“秀”起源于馬戲表演。是以,早期的畸形秀,隻是馬戲表演的一個“暖場”節目。它會在一些馬戲表演的過場中間進行穿插,例如,一個長相怪異的人,舉着預告牌穿場而過,或者是拉着道具,繞場一周,給觀衆一種“獵奇心态”的滿足感。
當然,那時候的人,畢竟都是“馬戲票友”,看的還是吞火胖子、神棍吞劍,等一些“基礎類”的表演項目。“畸形人”的出場,不是作為主要的目的,就像是一個演出的“調味劑”。在1840年,現代科學剛剛發展起來,醫學界對身體畸形的成因還不了解,把這歸結于 “科學出了點小錯”。
但是這時候的馬戲表演,卻已經誕生了幾個世紀,也紅了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表演的手法已經被固化,在沒有新花樣出現的情況向下,觀衆對馬戲的熱情開始降溫。以至在一些大型嘉年華活動中,馬戲團的地位越來越尴尬。沒有吧,貌似少了些啥,有吧,來看的人也不多。
就在這個時候,那個某一馬戲團的團長想出了一個“奇招”。為何不主推畸形人表演來吸引眼球,這樣又是一個“新玩法”。
于是,所謂的畸形秀出現了。本來,作為馬戲演出的“衍生産品”竟然一躍成為了“新産品”,最早的畸形秀,裡面展示的成分要多于表演,就類似與現在的博物館展出。是以這些“秀場”常常開設在一些生意并不怎麼好的小酒館裡,這樣既可以降低場地成本,還可以為這個地方帶來生意。
一開始,畸形秀的表演是在一個場子中,設立幾個不同的“展台”,然後讓演員在展示區中“凹造型”,然後由各個解說員編幾個十分奇葩的故事,以滿足看客的“獵奇心理”。但是,觀衆的口味開始變化,他們不甘于看那些“凹造型”的演員,他們想要更多的花樣。于是,這些“畸形秀”就開始加入了各種才藝内容,比如說雜耍、彈琴、唱歌,甚至還有脫口秀,到最後鼎盛時期還出現了規模頗大的舞台劇。
畸形秀老海報
雖說到後來畸形秀越發地“高大上”,但不會脫離原本“獵奇”的架構。在19世紀,畸形秀作為一個的獨特文化現象,注重的内容就是“怪”,隻要異于常人的,都被納入的畸形秀中。是以到後來,裡面演員的類型也不隻定型于先天身體畸形和後天殘疾的人,還有很多的行為藝術家、紋身愛好者、長相特異的人,甚至異裝癖也都參與其中。
有一個英國籍的女護士叫瑪麗·安·貝萬,在25歲的時候,她的身型越發高大,猶如“第二次發育”。在進行體檢後發現,她患有一種叫“肢端肥大症”的疾病,這個情況不僅影響了身高,而且讓她的長相開始越來越趨向于“男性化”。1914年,瑪麗的丈夫去世後,為了養家糊口,她不得不去參加了一個“畸形秀”選拔賽,并獲得了冠軍。
瑪麗照片
因為“長相兇神惡煞,酷似殺豬的屠夫”瑪麗赢得了比賽,。比賽後,她很快被一個知名的秀場雇傭,成為了紐約百老彙的名人。
1920年,她一個月可以掙到相當于今天4.2萬美元的錢。瑪麗還為自己的長相申請了“專利”,對于那些公開聲稱比她還要“像男人”的女人,瑪麗甚至還要将其告上法庭。
以前很多人認為“畸形秀”的演員就是殘障人士,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隻要裡面的演員長得“有特點”,就會被捧為“明星”。那個時候因為醫學技術不發達,而且觀衆隻要看“怪”,是以,不僅僅是身體畸形的人,那些有着奇特相貌的人也一樣打手歡迎。
愛麗絲·多赫蒂出生于1887年的明尼蘇達州,出生時她全身的毛發就十分濃密,特别是在臉部,幾乎都有毛發遮蓋。因為這個“特殊”的長相,家人在她兩歲的時候,就送入馬戲團,進行畸形秀表演。直到1917年,被好萊塢的星探發現,愛麗絲憑借着滿臉的金色毛發出名,她被稱為“明尼蘇達的羊毛女孩”,活躍在電影中。
愛麗絲和家人合影
加拿大籍的馬戲團演員安妮,有着1.83的傲人身材,而她的父母都屬于普通的中等身高,站在她身邊,還不到肩膀。父親Alexander Swan和她的母親Ann Haining Swan的旁邊,身高1.83米,而她的父母都是中等身材。
換到現在,一個1.83大長腿的姑娘走在馬路上,最多會吸引路人的目光。而在那個時候,這女人擁有這樣的身高,可就是一個極大的“怪異”了。是以,安妮的也由這“怪異”走上了演繹之路。
安妮與父母的身高對比
畸形秀中除了一些博眼球的獵奇内容之外,也有一些“勵志類”的表演。這些表演者通常是遭遇某些事故後的才變成殘疾,他們會用演講或者脫口秀的方式,來講述自身的經曆,而台下的觀衆情緒時常會被那些“身殘志堅”的故事所打動。
基蒂·史密斯在“畸形秀”中,被稱為“無臂發電機”。在她九歲時,因為醉酒的父親在廚房燒煤爐,因為疏于看護,結果引發火災,燒壞了基蒂的手臂,進而使她失去了雙臂。
21歲時,基蒂以腳代手來養活自己。她在20世紀初期參加了不同的馬戲團,向人們展示了失去雙臂的人是如何寫字、彈鋼琴和繪畫的。僅在1906年裡,基蒂就賺到了高達87萬美元的錢,最後她将這筆錢設立了一個還為殘疾兒童的慈善機構。
基蒂的勵志表演
畸形秀的演員,一般都來自社會的底層。很多人參加演出的目的是為了“養家糊口”,最後憑借自身的特異性和努力,當上了明星。但是,在畸形秀中,也不乏有這那些本就家世顯赫的“星二代”,他們帶着光環前來“玩票”的。當然這些人,因為起點高,所承接的也都是一些大型的節目,這類人一出道就是“大牌”。
查爾斯·舍伍德·斯特拉頓出生于1838年的德國,剛出生的時候就有8.1斤,,被家裡人認為是一個“大個”的嬰兒。然後,在六個月大的時候,他就停止了生長。直到在他四歲生日的那天,他的身高和體重依然沒有增長,身高隻有兩英尺,體重大約13.6斤。
最後家人把他送去醫院檢查發現,孩子罹患“侏儒症”。這對查爾斯的父母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因為家裡是歌劇世家,父母本想讓他繼承衣缽,繼續上台演出,但現在變成了長不大的孩子,怎麼辦?
查爾斯5歲的時候,家裡來了的一個名叫巴納姆的遠房叔叔來做客,他本是一個知名畸形秀劇團的團長。他看到孩子聰明伶俐,就告訴他父母“不要着急,就按照正常孩子來教”,于是父母聽從了巴納姆的建議,将歌劇的基本功、舞蹈、啞劇,甚至如何口技表演。
查爾斯成年後,憑借過硬的舞台功底和特有的“孩子樣貌”,在台上一舉獲得了成功。最後在巴納姆的引薦下年輕查爾斯開始在歐洲進行了巡演,并博得了當時德皇的歡心,還兩次會見了維多利亞女王,最後還到了美國舉辦了舞台劇,最後成了一個國際級的舞台演員。
查爾斯照片
最後他還和同樣患有侏儒症的演員拉維尼娅沃倫舉行了婚禮,這成為了當時最熱門的新聞。婚禮在恩典聖公會教堂舉行,婚宴在紐約大都市酒店舉行,這場婚禮像皇家婚禮一樣華麗盛大,國會議員、将軍和紐約社會名流都參加了。特别是在婚禮之後,這對夫婦還去了白宮,受到了林肯總統的接見。
1883年查爾斯死于意外中風,享年45歲,當時有超過20000人參加了葬禮。他的妻子也在1919年去世,,享年77歲。查爾斯的起點高,知名度也不小,在近代藝術史上,稱得上是“藝術家”了。也是迄今為止獲得最多榮譽的畸形秀演員。
司儀主持查爾斯婚禮
從19世紀60年代早期開始,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畸形秀是一種“踐踏人尊嚴”的表演,對殘障人士來說,會形成一種自我壓榨行為,美國的密歇根州也首先以法律手段禁止除以科學研究為目的之外的展出畸形人類,這時畸形秀開始走向了末路。
到了20世紀中期,人們對基因和疾病的探索,使大衆開始正視身體畸形病理的成因。而那些身體帶有畸形的人,被貼上了殘障人士的标簽并被社會福利機構收容。人們越來越反感通過展示身體畸形進而營利的表演秀,嘉年華和馬戲團,都禁止了這種表演。
但是,不可否認,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裡,畸形秀就像現在的“選秀節目”一樣的主流,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表演。畢竟人還是帶有強烈的“獵奇心理”,在如今一些其它國家的展覽會、夜店和電視談話節目中,多多少少也會出現類似畸形秀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