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記者 康亞飛
數量有限、火速預定,雙11搶先購、領優惠卷滿減……購物狂歡節“雙十一”正式到來之前,預售促銷活動已經10月20日率先開啟,但與之而來的就是每天數十餘條短信營銷的“狂轟濫炸”。針對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營銷短信擾民問題,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信管理局于近日召開行政指導會,規範電商平台短信營銷行為。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美團等主要電商平台企業,以及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和短資訊服務企業代表參會。
電商在“雙十一”前夕,通過廣告宣傳等方式促銷,其實隻要不損害消費者利益也無可厚非,但近年來“雙十一”促銷期間的營銷類垃圾短信投訴已經呈現出集中爆發現象,嚴重擾民。
據工信部披露,電商平台的相關投訴占比高達九成,且衍生出大量相關消費金融類垃圾資訊投訴。特别是平台“預設”注冊使用者同意直接發送促銷資訊,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規則漏洞發送營銷短信等問題較為突出,明顯侵害消費者權益。
會議指出,遏制垃圾資訊擾民、營造清朗通信環境是工業和資訊化部持續推進“我為群衆辦實事”的具體實踐。各主要電商平台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承擔起平台生态治理的主體責任,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民法典》《通信短資訊服務管理規定》等相關規定,認真履行依法經營電信業務承諾,強化自我限制和自我管理,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安甯權。
遏制營銷短信擾民需從根源抓起,對此,會議對平台及相關企業提出三點要求,一是電商平台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糾零售、金融等相關産品的短信營銷行為,不得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擅自發送營銷短信,完善現有短信營銷預案,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報告階段工作進展情況。二是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和短資訊服務企業要立即完善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加強短信端口接入管理,規範短信簽名使用,不得接入違規轉租資源,不得擴大簽名使用範圍,通過“回頭看”,推動常态化治理。三是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資訊舉報受理中心要加強垃圾資訊投訴受理、線索轉辦及監測分析等工作,發揮“風向标”作用,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報告。
工信部的規定能否得到落實,就看今年“雙十一”短信營銷現象是否被有效遏制。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侯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