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近年來魏品牌在中高端車型的投入有目共睹,先期推出的摩卡和瑪奇朵也赢得了市場良好的口碑。最新推出的拿鐵定位介于二者之間,在售價、車身尺寸和配置等綜合産品力方面力争同級标杆,使得其一經問世便備受關注。問題來了,這杯拿鐵究竟香不香?我們拭目以待!

拿鐵的外觀造型依然傳承了WEY牌家族式設計元素,從雲水光影汲取靈感,整體設計十分協調。車身尺寸方面,拿鐵的長寬高分别為:4668/1890/1730mm,軸距為2745mm。在尺寸和定位上介于瑪奇朵和摩卡之間。
車頭采用前六邊形進氣格栅,内部采用類似鎖子甲的元素,配合電鍍工藝,各個角度均可呈現不同光影效果,中網邊緣向中心延伸,最終彙聚至車型 Logo,呈現“漣漪彙聚”的視覺效果,也使車頭整體看上去極具沖擊力。
拿鐵的LED大燈造型凸顯時尚與科技感。三豎條“雲川”大燈傳承了魏牌原創的DNA設計風格,同樣的設計也出現在摩卡、瑪奇朵的車型中,這也成為WEY系列極具辨識度的元素。
拿鐵配備了19英寸雙色多輻輪圈,極具動感的造型新穎别緻。輪胎型号為米其林浩悅4,規格為235/55 R19,這是一款主打靜音舒适的輪胎,同時具備不俗的濕地抓地性能。
車尾造型十分幹練,整體輪廓飽滿但不顯臃腫。鍍鉻飾條的應用相對克制,營造出簡約的精緻感。排氣與瑪奇朵、摩卡一樣同為隐藏式設計,更顯内斂低調,這也符合其混動車型的特性。
相較于外觀而言,拿鐵内飾設計顯然更值得玩味。進入車内的瞬間,無論視覺還是觸覺體驗都足夠驚豔。T型中控區無疑是内飾最大的看點,此外大量的金屬飾條、軟性材料的應用以及皮質包裹的飾闆,進一步提升了拿鐵内飾的輕奢質感,即便與同級别豪華品牌對比也絲毫不落下風。
多功能方向盤為兩輻式設計,采用皮質包裹握感不錯。左右兩側的控制區按鍵采用鋼琴漆面處理,視覺效果不錯,隻不過容易沾染指紋,強迫症患者需要時常打理。
拿鐵配備了一塊9.2英寸液晶儀表盤,不同于主流的儀表尺寸,其采用狹長的設計,使得駕駛艙内飾呈現出左右貫穿的視覺效果。不過由于顯示屏造型原因,無法顯示傳統的轉速表等資訊,且顯示字型偏小,在使用體驗上做出一定妥協。
14.6英寸中控大屏支援5點觸控,分辨率為1920*1080。功能強大,可以對車輛内外功能配置進行操控和設定。系統方面内置語音控制功能、藍牙電話、車載導航、QQ音樂等實用功能,螢幕流暢度和靈敏性都不錯。此外,螢幕表面采用鋁矽玻璃,并通過鍍膜、防反射、防指紋等一系列工藝處理,保證了螢幕顯示效果。
拿鐵配備了360度全景影像功能,畫面清晰度不錯,上帝視角圖像銜接自然。此外,該車還支援透明底盤,顯示效果更加直覺。
拿鐵采用了電子水晶擋杆,采用水晶切割工藝,小巧精緻的造型進一步提升了内飾的豪華質感。擋杆下方依次是駐車擋、電子手刹及發動機啟停按鍵,功能區域布局合理。
簡單的靜态體驗過後進入正題。本次道路試駕環節所駕駛的車輛均為1.5T+DHT的HEV混動版車型,發動機采用了米勒循環,且使用了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以及350bar高壓噴油嘴等先進技術。發動機最大功率115kW,峰值扭矩235N·m。此外電動機最大功率也達到了130kW,最大扭矩為300N·m,整套混動系統的綜合功率為181kW,綜合扭矩532N·m。官方提供的綜合百公裡油耗僅為4.9L。
有别于普通燃油車型,拿鐵的混動系統大緻分為三種工況,40km/h以内為純電模式、40-80km/h為混動模式、80km/h以上為汽油為主的直驅模式。尤其在起步和低速行駛中,油門響應迅速且安靜,行駛感受與普通純電動汽車沒有本質的差別。
相較本田i-MMD混動的單擋串并聯架構,拿鐵的1.5T DHT采用的是兩擋直驅架構,在低速加速超車時就能進入并聯模式,中高車速全負荷加速時比單擋串并聯架構的輪端力矩更大,在高速巡航狀态下的再加速能力要更具優勢。實際體驗,這套系統的動力儲備并不用擔心,足夠應對城市的複雜路況,平順的加速和線性的刹車感受,即便是初次接觸也能很容易上手。
拿鐵的方向盤轉向設定很輕盈,對于女生來說或許十分讨巧,不過高速巡航時并不會有明顯的随速增益,好在拿鐵配備了L2級駕駛輔助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這套系統包括LKA車道保持、高速駕駛輔助HWA、交通擁堵輔助TJA/ICA等多項常用的輔助駕駛功能,通過方向盤左下放的撥杆進行操作。實際體驗跟車巡航加速和減速過程十分平順。當然,如果能将控制按鍵內建在多功能方向盤上操作會更友善。
導航增強型HUD擡頭顯示是該車的一大亮點配置,可以在前風擋玻璃前方清晰的顯示車速、導航、智能駕駛資訊,動态箭頭會根據導航指向車輛行駛方位,便于駕駛員觀察路況資訊。
行駛品質方面,底盤的厚重感是拿鐵給我們留下最深的印象。雖然道路試駕車型均未選裝電磁懸挂,但面對老城區坑窪不平的路面也能過濾掉大部分細碎颠簸。此外車身剛性和減震器的支撐性很緊實,刹車時不會産生明顯的點頭的現象,以及“忽忽悠悠”的乘船錯覺。
除此之外,拿鐵在NVH方面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事實上,除了混動車型在急加速時發動機介入瞬間産生的輕微抖動外,通過發動機高精度配氣機構、靜音鍊條、進排氣消聲結構設計,以及5mm夾層玻璃等10餘項優化,拿鐵在車艙整體靜谧性方面的表現算得上越級的存在。
體驗完1.5T混動車型的道路試駕,進入場地測試環節,試駕車型改為2.0T比對9DCT+48V微混系統,高配車型選裝有電磁懸挂。48V輕混系統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使加速過程響應更加迅速。但由于測試場地條件限制,隻能簡單體驗0-60km/h加速刹車過程。起步瞬間比較平穩,但并不會有很明顯的推背感,考慮到其産品定位,這樣的設定也在情理之中。
得益于9.3代ESP橫向穩定技術,極大提升了車輛的操控極限和穩定性。在高速過彎體驗中,拿鐵表現十分從容,車身沒有出現過度的側傾和車輪打滑現象,整個操作過程給人很強的信心。
連續繞樁對于拿鐵的底盤有更高的要求,其配備前麥弗遜/後多連杆四輪獨立懸挂,懸挂具備較強的韌性,是以在操縱穩定性、轉向精準性方面具備良好的表現。實際體驗,懸挂整體的支撐性很足,車輛在連續轉向時對車身姿态比較從人,對側傾的抑制也很到位。
針對舒适性測試,現場還設定了連續減速帶,面對連續颠簸路況,拿鐵的電磁主動懸挂終于發揮作用,能夠通過路面情況和車輛運動,實時調整阻尼力和衰減振動,以保證駕乘的舒适性,實際乘坐體驗相較于沒有該配置的車型,電磁懸挂經過減速帶時阻尼明顯更加柔韌,舒适性的提升立竿見影。
最後在泊車體驗區域,模拟現代城市中消費者面臨的停車位狹小、新手司機停車難等場景。拿鐵具備融合泊車功能,通過全車12個泊車雷達實作無人自主停車。通過從業人員的示範,使用者可以站在車外通過手機APP控制車輛,完成自動識别劃線車位,并自動轉向、換擋、制動等操作,實作車輛的自動泊入泊出。實際示範過程比較順利,這也讓我們對今後的深度試駕充滿期待。
寫在最後:
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和節能汽車的時代浪潮下,作為魏牌旗下新晉的得力幹将,拿鐵的推出無疑肩負起未來銷量的重擔。相較于2.0T+48V輕混車型更偏重性能的取向不同,1.5T HEV車型在燃油經濟性和駕駛平順性等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在保證長續航表現的同時,豐富的配置和豪華的内飾進一步提升了拿鐵在同級别産品中的競争力。那沒問題又來了,咖啡很香,你會“WEY”拿鐵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