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美術會客廳‖今天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江行初雪圖》 卷 五代南唐 趙幹 絹本設色 縱25.9 公分 橫376.5 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江行初雪圖」是一幅山水人物并重的作品,展開畫幅,首先卷首呈現一行南唐後主李煜蒼古的題字:「江行初雪南唐學生趙幹狀。」由這十一個字标明了這幅的畫題與作者。

「江行初雪」這幅畫卷畫的是江邊漁人作活的情景。江天寒雪紛飛,漁家之艱辛,描述殆盡。岸上旅客攢行長林雪堤,人驢面目各具苦寒難行之色。通幅淡墨漬染絹地,再灑白粉為雪。寒林枯木皆中鋒圓筆,遒勁有如屈鐵。樹幹以幹筆皴染,大似後人皴山,自具陰陽向背。所畫蘆花,以赭墨裹粉,一筆點成,極富創意。小丘及 坡腳,亦以淡墨成塊塗抹而無皴紋,皆與後人異趣。

全卷描繪長江沿岸漁村初雪情景。畫面上天色清寒,樹木籠霧, 江岸小橋, 一片初白, 寒風蕭瑟, 江水微泛, 一派天寒寂靜之景。江上漁夫不顧天寒地凍捕魚, 而岸上騎驢者卻畏縮不前, 人物神情描繪逼真生動, 漁人和旅人恰成絕妙對比。另外, 畫中樹石筆法老硬, 水紋用筆尖勁流利, 天空用白粉彈作小雪, 表現出雪花的輕盈飛舞。此畫一片天賴,意境高雅幽遠。

由幅上所钤印章,可知此卷曆經宋元明清各朝内府及私人收藏,是件流傳有緒的精品。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号鐘隐、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将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

趙幹,〔五代·南唐〕江甯(今江蘇南京)人,生卒年不詳。後主李煜朝(961-975)為畫院學生,擅畫山水、林木、人物,長于構圖布局。所畫皆江南風景,多作樓觀、舟楫、水村、漁市,點綴花竹,表現“煙波浩渺、風光明媚”之山光水色尤具獨到。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
五代南唐畫家趙幹的《江行初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