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科“雙減”抓落實 高效教研促發展——雨城區實驗國小教育集團“校聯體”課堂展評活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楊琛 李陳媛 張偉 記者 袁洋)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雙減”工作的相關檔案精神,充分發揮“校聯體”的優勢作用,更新七個學校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提升七個學校教師理論素養、專業水準和教學實踐應用能力,加強校區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發揮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促進協調發展,探讨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推廣先進教學經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自2021年10月13日雨城區實驗國小教育集團召開攜手共建“校聯體”工作啟動會以來,“校聯體”就開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動,10月19日,“校聯體”在雨城國小開展了語數教研活動,10月27日—28日,“校聯體”在雨城區實驗國小舉行了“”雙減”之下的高效課堂展評活動。

學科“雙減”抓落實 高效教研促發展——雨城區實驗國小教育集團“校聯體”課堂展評活動

國文組的展評活動精彩紛呈,既有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成熟型教師,也有風華正茂的骨幹教師,更有剛走上三尺講台的青年教師。雖年齡層次不同,但大家都通過自選課題,亮教學主張,聚焦核心素養,踐行深度學習,展現不同風格:陳春燕老師引領四年級的孩子走進《精衛填海》的故事,在師生思維的碰撞中點亮智慧的火花;白楊老師充滿童趣的《胡蘿蔔先生的長胡子》作為政策單元的篇目,不僅生動有趣,更通過進行閱讀政策指導促進了學生閱讀了解能力的提升和獨立思考能力、想象力的發展;蔣瓊老師的《慈母情深》使用獨特的小導演拍攝微電影的形式,用一個個鏡頭呈現出一位平凡而慈祥的母親形象,循循善誘,情真意切;孫雪梅老師的《二十年後的家鄉》讓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中盡情抒發自己豐富的内心世界;鐘紅甯老師的《劉胡蘭》不僅讓孩子們牢牢記住了這位“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英雄,更注重了培養孩子們的國文素養。

學科“雙減”抓落實 高效教研促發展——雨城區實驗國小教育集團“校聯體”課堂展評活動

數學組的展評讓老師們收獲滿滿:實小集團康藏路校區的付雪兵老師和北二路校區的胡倩倩老師同課異構《用厘米做機關量長度》,兩位老師各具特點、各有千秋,富有活力;李代坤老師執教的是《三位數乘兩位數》,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計算,在探索交流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郭紅霞老師執教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引導學生大膽的猜想,經過操作驗證的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雨城國小的陳倩老師執教的是《認識周長》,生動有趣情境創設讓學生體驗知識形成過程。

綜合組的展示極具特色:劉琴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向學生們傳達了永不言棄的中國“女排精神”;戴世第老師執教的是田徑課《正面投擲實心球》,以“人類狩獵”的故事導入本課内容,采用學生“試誤原則”,形式新穎,趣味十足;王茜老師執教的是二年級《唢呐配喇叭》,鈴鼓和三角鐵樂器與歌曲完美配合,延伸了學生的知識面,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學科“雙減”抓落實 高效教研促發展——雨城區實驗國小教育集團“校聯體”課堂展評活動

此次教研活動,不僅是一次基于“‘雙減”政策下,落實精準、高效課堂的活動,更是依托“校聯體”這一平台為各校老師建立了溝通交流、互相學習的機會。課堂展評活動雖然結束了,但老師們的思考并沒有結束。“踐行雙減政策,提高課堂效率”不僅是課堂展評活動的主題,更是我們平時常态課的追求和目标。相信各位老師定會以此為契機,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減負不減質,減負增效率。同時,雨城區實驗國小教育集團也将繼續紮紮實實地以“校聯體”為基礎,七個學校聯合起來共生共長,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培養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教師隊伍,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品質,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更加高效!(雨城區實驗國小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