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即明神宗、萬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在執政後期曾二十八年不上朝。
明朝的皇帝多奇葩,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共識。從這些皇帝的所作所為來看,的确難以堪稱明君,甚至說是昏君也不為過。
就像萬曆,其實他倒是沒什麼特殊的愛好,也不鬥蟋蟀,對木工活兒也沒有興趣,可是他太懶了。他竟然能夠幾十年不上朝,窩在自己的後宮。
如果說他在位幾年也就罷了,似乎影響也不大,可偏偏他在位時間又很久。那麼,明朝萬曆皇帝長達二十八年不上朝,為何沒人敢造反?
按理說,長時間的不上朝必然會導緻皇權旁落,但奇怪的是,即使萬曆幾十年不上朝,依然沒有人敢發動政變,他的位置依然穩固。

首先我們必須要說,造反不是那麼容易的,風險是很大的。如果失敗了将會萬劫不複,嚴重的甚至整個家族都将消失。
是以很多人在造反前,勢必會把前前後後考慮清楚,至少必須控制軍權,否則,即便是内閣首輔,手中的權力也是有限的,根本不敢造反。
我們老說明朝的内閣制度,自從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内閣的首輔是沒有決策權的。雖然後來内閣的權力越來越大,但是各地大大小小的奏章,還是要通過太監控制的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轉給内閣。
整個大明朝,大概也隻有張居正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可是,張居正的結局我們都知道,而與張居正勾結在一起的司禮監的太監馮保,下場也沒有好到哪裡。
正是這樣,繼任的内閣首輔張四維、申時行,包括後來的李廷機、葉向高等人,都是小心翼翼,尤其是李廷機,被東林黨所反對,面子薄,直接就辭職了。
可以說當時的内閣首輔,并不是一個什麼搶手的崗位,反而有點燙手山芋的味道。
再說了,明朝可是特務機構最猖狂的階段,不管是錦衣衛還是後來的東廠、西廠等,都是皇帝手中監視百官的重要工具。
皇帝雖然不怎麼管,但是這些部門卻并沒有閑着,他們仍然對于諸臣以及很多将領的一舉一動,都是了如指掌的。
我們具體到萬曆朝,萬曆這個皇帝還是有點能耐的,他不上朝,但是不代表所有的事情都不管了。其實這是兩個概念。
不要以為萬曆就徹底糊塗了,不理政事了。他的手段還是非常強硬的,說撸就直接撸到底了。再說了,朝堂上這些人,手裡都沒有軍隊,東林黨又隻知道争。
是以除了張居正外,萬曆朝基本上沒有出現過擁有多少實權的權臣,能夠推翻萬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