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劉品秀,今年63歲,已經退休八年了,現在和老伴兒一起,跟着兒子生活。
老伴兒和我,一輩子生育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都已經成家了。
大女兒許英華,遠嫁南方,一年見不到幾次,但孩子們幸福,我們也安心。
兒子許英豪,在本地工作,因為結婚晚,他的孩子也才三歲多。
八年前我退休時,兒子還沒有結婚,我有空愛出去旅遊轉一轉。
又過了兩年老伴兒也退休,我們倆一起遊山玩水,也終于安享晚年了。
可是這一切,都要從兒子結婚,兒媳懷孕開始有了改變。
兒媳趙月懷孕,兒媳工作忙,我和老伴兒就時常照顧兒媳。
一開始倒還好,我們兩家住得近,我也就到兒子家做做飯做做家務。
我們不住在一起,倒也沒那麼多的沖突。
2.
孫子出生後,兒子開口說讓我和老伴兒來照顧孩子。
當時我已經60歲,老伴兒也已經63歲了,為了兒子,就來到他們家照顧孩子。
月子裡,兒子請了月嫂,我還輕松一些,但出了月子,月嫂走了,我就越來越力不從心。
本來我就有些高血壓,帶着孫子睡覺,常常熬夜,身體也承受不住。
有時候我偶爾和兒子抱怨一兩句,兒子便安慰我幾回,但抱怨多了,兒子也不在意了。
“媽,我知道您累了,累了您就歇歇,再說了,不就帶個孩子嗎?能有多累啊!”
兒媳過了産假,就回去上班了,這下白天黑夜,孩子都是我和老伴兒在帶。
白天我要帶着孫子,還要洗衣做飯做家務,老伴兒也就是能搭把手。
晚上,兒子兒媳上班累,回來逗弄一下孩子就休息了,我還要摟着孩子睡。
小孩子晚上要喝奶,我和老伴兒一晚上要起來幾次,喂奶換尿布。
漸漸地,我和老伴兒的身體都有些受不了了,這時候,我和兒子提了一個意見。
“英豪啊,我和你爸爸的身體真的受不了了。要不,請一個保姆吧?”
兒子一聽就急了“媽,現在請個保姆得多少錢啊,我們還要還房貸車貸,哪有錢啊!”
不管怎麼說,兒子都不同意。每次我推着孫子到樓下遛彎兒,大家都羨慕。
“哎呀,劉姐又下來帶孩子玩兒了!真好啊,你們家兒子兒媳真不錯。”
“聽說你們兒子兒媳還給你們生活費呢,不像我們,還得自己出錢。”
“是啊,是啊,你看你身上這衣服,手上這镯子,都是兒媳買的吧?”
别的婆婆羨慕地說道,這也是實話,兒媳也是個好孩子,經常給我們買些東西。
3.
有時候想想,和别人比起來,我們确實算是有福的,但這其中的辛酸,隻有自己知道。
孩子病了,像是感冒了。兒子和兒媳慌張地回來“媽,咋回事,小傑怎麼回事?”
我和老伴兒愁眉苦臉地看着他們,“小傑突然發燒了,醫生說是小兒肺炎。”
兒子急着看他的兒子,随口就說“媽,你是怎麼照顧小傑的啊,孩子都看不好!”
他語氣急切,我聽了心裡難受,老伴兒也難受。我們誰也不想孩子生病啊!
兒媳看到我的臉色不對,安慰我“媽,你别聽英豪亂說,他是有些急了!”
我點點頭,和老伴兒一起去給小孫子拿藥了,但心裡實在是有些憋屈得慌。
每次孩子有些不好,都會怪我和老伴兒沒有看好,但我們也很累啊。
年紀大了,動作也跟不上,加上自己身體也不好,總沒有時刻都管好的。
孩子一兩歲,開始學走路,有時候摔着了,磕着了,我們也心疼得很。
但是兒子每天回來,就隻逗弄逗弄孩子,也不說管着孩子。
兒媳想摟着孩子睡覺,兒子嫌孩子晚上哭,說孩子跟我們睡也是一樣的。
現在想想,有時候兒子還不如兒媳心疼我們,大家都說是給兒媳帶孩子。
但是想想,就是給兒子帶孩子啊,我們也是心疼兒子,才來帶孩子的。
可是現在,兒子反而不知道心疼我們,還因為他的兒子來抱怨我們。
4.
就這樣堅持到孫子三歲多,我和老伴兒終于又開口向兒子提議。
“英豪,我和你爸的身體實在是撐不住了,現在小傑上幼稚園了,我們要回家住了!”
兒子一聽急了“媽,你們回家住,小傑怎麼辦啊?我們哪有時間去接啊?”
我想了想,開口說“我知道你們工作忙,早上你們自己去送孩子,下午我們幫你接。”
可是兒子還不願意,他可不想早起去送孩子,這幾年他什麼都沒管,孩子就長大了。
現在讓他早起去接孩子,他怎麼會願意呢?但是我和老伴兒堅持,一定要回去自己住。
“媽,你們年紀大了,回去住多不友善,我也不放心啊,一起住還能有個照應!”
兒子又開始反駁我,兒媳在一邊沒有說話,家裡的事,她一般不說話的。
但無論兒子怎麼說,我都不想再和他們住在一起了,兒子說的照應。
不過是想讓我們給他做好飯菜,收拾好家裡,他安安生生上個班罷了。
最後,我們堅持,兒子也不得不同意了我們的決定,我們回自己家住了。
三年多來,我第一次睡了一個完整的覺,不用擔心孩子踢被子着涼。
三年多來,我終于不用早起給孩子沖奶粉做輔食,不用忙裡忙外做家務。
我們老兩口,想吃點什麼就做點什麼,兩個人的家務也沒那麼多,我才終于輕松了。
5.
小區裡的人知道我回來之後,還都說我“你啊,不知道享福,跟着兒子養老不好嗎?”
我笑了笑,沒有說話。因為他們都說“現在不給兒子看孩子,老了他們不養老啊!”
聽了他們的話,我心裡很不舒服,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看孫子和養老挂鈎了。
好像隻要老人不給兒子看孩子,兒子就不用為老人養老了一樣。
但是細想之下,這是什麼時候才有的道理呢?父母養大孩子,已經是費盡心力。
現在又要養活兒子的孩子,還要伺候兒子一大家子,兒子感恩還好,不感恩真難過。
當然,如果孩子需要幫助,我們做父母的不能袖手旁觀。
畢竟現在生活太難了,孩子又要還房貸,又要上班工作。
我們老年人有能力的情況下,幫孩子一把,也是幫以後的自己。
孩子們的日子過得好了,才有可能給我們更好地養老。
要不然,孩子們自己還還不上貸款,自己還過不好,怎麼給我們養老呢?
但是孩子們也要有感恩之心,也要自己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6.
老人們也不要太過執着,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生活。
就算是帶孩子,也不要天天說是給兒媳婦帶孩子,其實我們帶孫子。
都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兒子罷了,是以我不埋怨兒媳,但卻覺得兒子做得不好。
他覺得我們的付出是理所應當,還不如兒媳心疼我們,實在讓人寒心。
别人都說,我在兒子家帶孩子,是享福,是養老,但隻有我自己知道。
這其中的艱辛,我們還是有終身俸的,日子還過成這樣,那些農村的老人,日子更難過。
其實父母不到年紀大了,動不動了,都不會舍得讓自己的孩子養老。
隻是有些孩子們不懂回報,隻知道一味索取,把老人們的付出當做理所應當。
奉勸所有老人們,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幫助一把。
這其實是在幫助以後的自己,就算孩子們會給我們養老,但他們心裡終究不甘。
因為當初他們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最親的父母卻沒有幫助一把。
奉勸所有孩子們,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不要再壓榨老人們最後的能量。
人老了,有時候或許行動不便,有時候做事緩慢,也請孩子們多了解。
因為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想想小時候學走路時,父母對你的耐心吧。
願天下老人都能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