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前那些先驅們(54)(劉清揚)

作者:被化名為黃波

今天介紹旅法小組的劉清揚。

劉清揚,女,回族,天津人。1912年畢業于北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五四運動後參加周恩來等組織的覺悟社。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次年初在巴黎加入中國共産黨,并與張申府一起介紹周恩來入黨。1924年赴蘇聯出席共産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1927年脫離中國共産黨。抗日戰争時期,任中國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訓練組組長,中國婦女聯誼會常務理事。1961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産黨。1977年含冤去世,1979年得到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百年前那些先驅們(54)(劉清揚)

1894年2月15日,劉清揚出生于天津一個回族平民家庭。12歲時進入天津嚴氏女校讀書,初步受到愛國主義的啟蒙教育。在一次天津愛國人士發起的“建立海軍,鞏固國防”的募捐大會上,她不但将身上的零花錢全都捐出去,還毅然撸下了自己心愛的金戒指捐給大會。一時間,“十三歲的女學生捐出一枚金戒指”的動人事迹,在天津傳為佳話。

1911年辛亥革命時,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的劉清揚,參加了同盟會在天津的秘密組織——天津共和會。她和共和會會員一道,油印反清宣傳品,向群衆進行革命宣傳,積極為灤州起義探聽軍情、籌措經費。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天津學生聞風而動,劉清揚和直隸女師的同學鄧穎超、郭隆真等發起成立了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劉清揚被選為會長。她們上街遊行,高呼口号,在大街小巷宣傳提倡國貨、抵制日貨的道理。她們還打破男女界限,跟天津學聯并肩戰鬥,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劉清揚在鬥争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熱情和超群的組織才能,尤其是她的講演,更是振奮人心。她被選為天津各界聯合會常務理事以及全國各界聯合會常務理事。1919年6月下旬,因凡爾賽合約簽字日期迫近,天津各界聯合會于6月26日開會,決定派劉清揚等10位代表進京,會同山東、北京代表請願,要求政府拒絕在合約上簽字。27日晨當他們來到北京新華門總統府遞交請願書時,總統徐世昌拒不接見,請願代表劉清揚等10位天津代表不顧烈日炎炎,在總統府大門前靜坐,強烈要求徐世昌出來接見。天津代表們的不屈不撓的鬥争,受到了北京學生和市民群衆的熱情支援。徐世昌不得不于28日晚出來接見天津代表。面對徐世昌,劉清揚義正辭嚴地指出:“拒絕巴黎合約并取消二十一條賣國密約,這是四萬萬人民的呼聲。今請總統立即緻電巴黎我國代表,拒絕簽字,并取消二十一條及一切不平等條約。這次請願我們既受人民重托,絕不空手回去!”在各界請願代表的強烈要求和全國人民的壓力下,中國代表團終于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1919年9月16日,劉清揚同周恩來、馬駿、郭隆真、鄧穎超等20位男女青年在草廠庵天津學生聯合會辦公室舉行會議,成立了天津青年進步團體覺悟社,覺悟社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以“自覺”“自決”為宗旨,出版刊物《覺悟》,探讨世界新思潮,上司天津學生運動。11月16日,福州學生在焚燒日貨時,日本帝國主義者竟開槍打死我國學生和巡警,制造了轟動全國的“福州慘案”。為了抗議“福州慘案”,在覺悟社的精心組織下,天津各界人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集會和示威遊行。天津反動當局于1920年1月29日,出動軍警用武力鎮壓群衆的愛國行動,拘捕了周恩來、郭隆真等4名學生代表。劉清揚于慘案次日清晨,化裝成天主教修女,沿津浦路南下,到達南京。她向南京學聯控訴了天津反動當局的罪行,呼籲全國各界同胞營救天津被捕的學生代表。南京學聯立即動員萬餘名學生示威遊行。随後她又來到上海,向全國學聯做了控訴。全國學聯在上海跑馬廳舉行了3萬多人的集會,會上劉清揚痛陳天津愛國學生運動慘遭鎮壓的經過。大會強烈要求天津當局釋放被捕學生,并決議通電全國一緻聲援。由于劉清揚的奔走呼号,激起全國各界人士的廣泛聲援,被捕的學生代表終于在1920年7月中旬全部獲釋。劉清揚在天津學生運動中嶄露頭角,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政治上已趨成熟。1920年8月16日,劉清揚和周恩來、鄧穎超等11名覺悟社社員來到北京,邀請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曙光社”“人道社”“青年工讀互助團”4個團體代表在北京陶然亭舉行座談會,共謀社會之改造,劉清揚被推選為會議主持人。在座談會舉行期間,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李大钊和講師張申府也出席了會議,并做了發言,他們的發言對這批青年影響很深。

1920年底,覺悟社決定派周恩來、劉清揚等人赴法。劉清揚赴法,與被聘赴巴黎裡昂大學任教的張申府同船。張申府和李大钊、張國焘等人發起建立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時,就曾經想發展劉清揚加入,當時劉清揚沒有同意。在海途中,張申府向劉清揚介紹蘇俄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主義,使劉清揚對共産主義革命有了更多的認識,終于同意加入共産黨早期組織。1921年春,張申府和劉清揚一起介紹周恩來加入了旅法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随後趙世炎、陳公培持陳獨秀的信與張申府接上關系。至此,巴黎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便正式成立,其成員即為以上5人,由張申府擔任負責人。這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以前,中國在歐洲勤工儉學的留學生和華工中的第一個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這一年劉清揚27歲。1922年初,張申府因支援中國勤工儉學的學生占領裡昂大學,與勤工儉學運動的組織者和負責人吳稚晖鬧翻了,丢了裡昂大學中國學院教授一職。因生活所迫,張申府帶着新婚妻子劉清揚和周恩來于1922年2月到物價較低的德國柏林。

1923年冬,劉清揚與張申府從德國途經蘇聯回國。回國後劉清揚參加了鄧穎超等人上司的天津婦女進步團體“女星社”,創辦《婦女日報》,擔任報社總經理。她在《婦女日報》上發表一系列宣傳婦女解放的文章。她還撰文宣傳和介紹優生,提倡限制生育。時任中共中央婦女部長向警予曾譽之為“《婦女日報》的紀元,是中國沉沉女界報曉的第一聲”。1923年,中國共産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确定了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根據三大的方針,中共北方區委決定劉清揚加入國民黨,作為跨黨黨員從事革命工作。1924年春,劉清揚被中共黨組織派往廣州,參加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上司的國民黨中央婦女部工作,宣傳、發動全國婦女積極參加大革命運動。同年5月,随李大钊到蘇聯參加共産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并被安排在會上發言,介紹中國婦女運動的發展情況。1925年春,劉清揚出席了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全國國民會議促成會常務委員。會後,為了加強左派在北京的上司力量,建立了國民黨北京特别市黨部,劉清揚當選為北京特别市黨部執行委員會委員,并擔任婦女部部長。任職期間,她在團結各界婦女發展進步力量、宣傳中共主張、發動群衆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26年北京發生震驚全國的“三一八慘案”,段祺瑞政府3月26日印發通緝國共兩黨48人名單,第一名是李大钊,第二名就是劉清揚。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劉清揚和李大钊以及國共兩黨的上司機關隻得轉移到東交民巷蘇聯大使館西院的兵營裡。不久,奉系軍閥張作霖入關,更加變本加厲地鎮壓國共兩黨革命人士,北京全城陷入白色恐怖之中。1927年1月,劉清揚接到中共中央婦女部通知,調她到武漢工作。當時軍閥張作霖統治下的北京形勢非常嚴峻,劉清揚若離開蘇聯使館,随時都有被捕殺頭的危險。但為了執行黨組織的訓示,劉清揚決定冒殺身之險出去。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在一位國民黨左派人士夫人和妹妹的掩護和伴送下,乘轎車從大使館東門沖了出去直奔天津,然後由天津乘船南下,轉道上海奔赴武漢。到武漢後,劉清揚先後任何香凝上司的國民黨中央婦女部訓練股股長,宋慶齡主辦的國民黨中央婦女進階幹部訓練班班主任,漢口市國民黨黨部婦女部部長等職。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反共,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劉清揚退出了國民黨。由于正懷身孕,此前為革命到處奔波不止一次流産,在白色恐怖萬分嚴重的複雜情況下,劉清揚脫離了共産黨。

1925年1月,張申府在上海因與陳獨秀意見相左而脫離了共産黨,後來在北平清華大學哲學系任教。脫黨後的劉清揚和丈夫張申府住在清華園。九一八事變後,劉清揚耐不住心頭怒火,重新踏上政治舞台,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3年爆發長城抗戰,劉清揚團結北平各界婦女成立抗日救護慰勞隊,開展救護傷兵工作。一二九運動爆發後,1936年1月4日,清華大學參加南下請願團的學生在操場集合,整裝待發,劉清揚冒着嚴寒趕來和南下請願學生一一握手道别。1月12日,在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召開了北平婦女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劉清揚主持大會,并被推選為北平婦女救國會主席。國民黨當局置民族危亡于不顧,大舉鎮壓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2月29日清晨,軍警突然包圍清華大學,張申府和劉清揚雙雙被抓走。劉清揚被關進陸軍監獄。北平陸軍部軍法處長提審她時說:“有人告發你是共産黨,你隻要講出來是受誰指使,保證以後不再鼓動婦女鬧事就放你出去!”劉清揚理直氣壯地說:“我也可以告訴你,我曾經是一個共産黨員,現在隻是一個平民百姓。我受良心的指使,誓死不當亡國奴。我幹的是愛國運動,如果法律判定愛國有罪,那就聽便;如果愛國無罪,那就放我,我出去照樣幹愛國運動。”劉清揚在監獄裡關了三個月,經過社會各界多方營救,于5月22日出獄。她一出獄便立刻趕赴上海,參加5月31日開幕的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大會,被選為救國聯合會常務委員。7月初,又回到北平,繼續參加上司北平的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2月,在北平成立了包括7省在内的華北各界救國聯合會。聯合會由中共黨員楊秀峰、張友漁、徐冰以及張申府、劉清揚5人負責,劉清揚分管組織工作。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各界救國聯合會聯絡更多的人民團體,成立了北平各界抗敵後援會,支援對日作戰的國民黨第二十九軍。當時劉清揚的家就是救國聯合會同二十九軍保持聯系、互通情報、分派工作的聯絡中樞。此後劉清揚毅然決定到抗戰大後方去參加救亡運動。當時武漢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政治中心,在抗日熱潮中,年已43歲的劉清揚走上街頭,向群眾宣傳團結抗日。她和馮玉祥夫人李德全等人組織戰時兒童保育會,被推選為保育會理事兼輸送委員會副主任。她和鄧穎超、史良、沈茲九等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參加了宋美齡召集的廬山婦女談話會。經過努力,将宋美齡的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加以擴大和改組,使之成為婦女界聯合抗日的一個統一戰線組織。1939年4月下旬,劉清揚到達重慶。在重慶大轟炸期間,劉清揚親自帶領婦女指導委員會的從業人員,在通往城外的磁器口路上沿途設茶水站,直到難民疏散完畢。劉清揚在婦女指導委員會擔任訓練組組長的兩年時間裡,訓練了抗日婦女幹部近千名。

抗戰勝利後,劉清揚于1946年5月25日從重慶回到北京。回到北平後,她立即參加民盟華北總支部和北平市支部工作,并和設在北平的軍調部中共代表取得聯系,給軍調部提供有關情報。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主席楊秀峰通過軍調部中共幹部徐冰斌轉告劉清揚,解放區急需革命知識分子,請劉清揚介紹和輸送進步知識青年到解放區。劉清揚慨然應允。她不顧個人安危,往來與平津之間,與學運領袖密切聯系,到北大、師大、天津南開大學進行演講動員,介紹了一批又一批進步青年知識分子到解放區從事革命工作。1948年11月下旬,劉清揚和其他一批民主人士被護送到河北省平山縣中共中央統戰部所在地李莊,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年底,他們被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受到毛澤東和其他中共中央上司同志的親切接見。1949年2月2日,劉清揚受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邀請,登上正陽門城樓觀看人民解放軍入城盛典。1949年3月,劉清揚出席了第一次全國婦女聯合會,當選為全國民主婦聯執行委員。同年9月,她作為全國婦聯代表,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後,劉清揚是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盟中央常委。還擔任過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河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婦女幹部學校校長、北京婦女聯誼會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全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等職。

劉清揚非常希望能回到黨内來。抗戰初期在武漢,她就向中共上司人周恩來提出,希望中共中央能準許恢複她的黨籍。周恩來勸她,暫時留在黨外,便于開展統戰工作。解放後,她一次又一次地申請入黨。1961年,劉清揚終于獲準重新加入中國共産黨。1963年2月,劉清揚70歲生日時,她回憶起20年前過50歲生日與周恩來等人聚會的情景,感慨萬千,提筆寫詩一首:“韶光易逝又廿年,七旬初度猶壯年。踏遍坎坷不平路,改造河山更向前。”文革期間,劉清揚未能幸免。1977年7月19日,含冤辭世,享年83歲。1979年8月3日,中共中央為劉清揚平反昭雪。

百年前那些先驅們(54)(劉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