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朗官方通訊社15日報道,英國駐伊朗大使羅布·馬凱爾已經離開伊朗。馬凱爾已按照相關外交程式提前告知伊朗方面,随後離境。(1月16日海外網)

1月14日,伊朗司法部發言人埃斯邁裡表示,根據國際法,英國駐伊朗大使馬凱爾不遵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法律,應被驅逐。據悉,馬凱爾此前因在德黑蘭涉嫌組織、煽動和指揮抗議活動被扣留。
驅逐馬凱爾,應該是伊朗外交部的事情,還沒等伊朗外交部驅逐,馬凱爾在伊朗司法部發言人發聲之後,目前已經離開伊朗。馬凱爾還算聰明,吃的是“敬酒”而不是“罰酒”。
馬凱爾無論是自己離開伊朗,還是遭到伊朗驅逐,其實都是咎由自取——不僅伊朗官方要驅逐馬凱爾,伊朗群眾也要求驅逐馬凱爾——此前,不少伊朗群眾聚集在英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外,高呼“英格蘭去死”,呼籲驅逐馬凱爾,關閉使館。
馬凱爾為啥在伊朗激起官怨民怒,主要是馬凱爾跟着洋人造反,被伊朗指控協助煽動反政府抗議活動,妄圖擾亂伊朗秩序,颠覆伊朗政權。
伊朗軍方無意中用地對空飛彈擊落了烏克蘭客機,導緻機上176人全部遇難。事故發生後,伊朗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慰問遇難者家屬,最大程度給以賠償,追究相關人員……與烏克蘭方面的要求高度吻合。事故已經發生了,伊朗隻能這麼做了!
然而,美國等别有用心的西方國家,卻煽動涉世未深的伊朗大學生舉行遊行示威活動,抗議伊朗政府。作為英國駐伊朗大使,馬凱爾應該明白不能參加這類遊行示威活動。然而,1月11日,馬凱爾參加活動,被伊朗警方以涉嫌參與德黑蘭一所大學外的“非法集會”為由逮捕,不久後被釋放。
雖然被釋放了,但馬凱爾的行為惹惱了伊朗官方和群眾,伊朗官方和群眾同時要求驅逐馬凱爾的呼聲高漲,這在國際政壇非常罕見。本人之前撰文稱,如果被伊朗官方和民間同時驅逐,英國駐伊朗大使馬凱爾是否能創造“奇迹”?也許馬凱爾不希望創造這個世界奇迹,在伊朗外交部尚未驅逐之前,自己灰溜溜地離開伊朗了。
識時務者為俊傑。馬凱爾參加伊朗大學生的“非法集會”,顯然屬于不識時務;但是,在伊朗外交部尚未驅逐之前,馬凱爾自覺主動離開伊朗,這還算識時務。不過,無論馬凱爾吃的“敬酒”還是“罰酒”,都是自釀的苦酒,那就隻有自己吞下。(毛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