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安徽日報》第5版“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專題報道”中登載新聞報道《讓産業叢集發展跑出“加速度”》,介紹了銅陵的産業叢集發展情況。内容如下:

走進銅陵精達裡亞特種漆包線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機器隆隆作響,處處是忙碌的生産景象。該公司總經理秦兵告訴記者,去年公司産銷量達6萬噸,利潤破億元。
2019年,國家發改委釋出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名單,銅陵市先進結構材料産業叢集(銅基新材料産業叢集)位列其中。近年來,銅陵市制定叢集建設推進方案,依托銅陵有色、精達股份、海亮銅業等一批骨幹企業,推動形成“銅闆帶—內建電路引線架構、LED支架、幹式變壓器”“電解銅箔、壓延銅箔—覆銅闆—印制電路闆”等多條銅基新材料産業鍊。今年1月至9月,銅陵市先進結構材料産業叢集實作營收1288.1億元,同比增長46.4%。
“目前我們的産業叢集已有規上工業企業76家,包括已跻身世界500強的銅陵有色,特種電磁線産量國内第一、漆包線産量全球前列的銅陵精達,連續多年位居安徽省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前列的全威銅業等企業,創出了‘銅冠’‘精達’‘海亮’等知名品牌。”銅陵市發改委工業科科長盛雪松說。
一張銅箔,能有多薄?在銅陵有色銅冠銅箔公司的廠房裡,從業人員像撕紙一樣撕開了4.5微米厚的銅箔。該從業人員介紹,這張銅箔的厚度約為A4紙的1/20。一噸銅錠價格7萬元左右,一噸銅箔最高價值超過14萬元。通過發展高精尖産品,銅的價值成倍增長。
入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後,銅陵高标準謀劃叢集發展路徑,搭建叢集創新平台,開展叢集合作交流,大力推動産品結構向中高端轉型。目前,産業叢集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台61家(其中國家級9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發明專利482項;引進14個高層次團隊;“基于新能源汽車電池用高性能超薄銅箔研發”項目列入省重大科技專項;超大型磨機用高強韌型耐磨合金鍛球等技術獲省科技獎。與之對應,第二代高頻高速銅箔、內建電路封裝用載體銅箔等項目研發加速推進,38項産學研合作項目簽約落地,安徽先進結構材料産業技術研究院已挂牌。
為壯大叢集規模、彰顯叢集效應,銅陵市今年還專門印發實施意見,突出抓創新、強主體、構生态、促融合、建機制,推動産業鍊、創新鍊、人才鍊、政策鍊互相貫通,加快先進結構材料産業高品質發展。将先進結構材料列為該市重點招商方向,由市上司挂帥産業“鍊長”推進項目招引。持續推進“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高頻次排程叢集重點項目,2021年前三季度,叢集8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9.6億元。“我們還将從壯大叢集規模、補強産業鍊條、加強創新提升核心競争力、優化叢集發展生态等方面入手,讓産業叢集發展跑出‘加速度’,打造高品質發展增長極。”銅陵市發改委主任淩勇表示。
來源:安徽日報
編輯:小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