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軍事建設開始步入正規化程序,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實行軍銜制,在1955年為各級将領官兵舉行了授銜儀式,其中被授予上将軍銜的進階将領就有57人。由于建國初期,許多軍隊幹部離開部隊到地方工作,沒有擔任軍職,為了更合理地控制授銜規模,1952年我國組織了一次軍隊幹部評級登記工作,原則上沒有獲得軍隊幹部等級的幹部不再授予軍銜。但是,蒙古族出身的烏蘭夫最終卻獲得上将軍銜,他也是唯一一位沒有軍職的開國上将。那麼,烏蘭夫這位蒙古族幹部,既沒有紅軍或八路軍經曆,也沒有軍事職務,他憑借什麼樣的功績得到中央軍委認可,獲得上将軍銜呢?這要從他前半生的個人經曆說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h1>

1906年,烏蘭夫出生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的一個蒙古族家庭。雖然是一個蒙古族人,但不同于一般的同齡人,他自幼喜歡讀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影響很快波及全國,此時的13歲的烏蘭夫正在土默特高等學校讀書,他積極投身學生運動,成為“早期覺醒的蒙古族青年”的傑出代表之一。

1923年,17歲的烏蘭夫前往北平蒙藏學校讀書,在李大钊、鄧中夏等共産黨人的影響和指導下,他參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8歲時,烏蘭夫和同鄉的進步青年一起創辦了内蒙古地區第一個蒙古族革命刊物《内蒙古農民》,影響頗深。次年,在多松年的介紹下,烏蘭夫加入中國共産黨。年輕的烏蘭夫革命熱情很高,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很快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蘇聯學習生活的4年内,他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堅定了帶領自己的族人追随中國共産黨實作民族解放的信心。為了實作這一心願,他不顧當時國内白色恐怖盛行的嚴峻形勢,放棄了安穩舒适的翻譯工作,堅決要求回國工作。最終,1929年,烏蘭夫回到内蒙古西部地區開展地下革命鬥争,主要負責組織農民協會,發動群衆力量。他克服了國民黨抓捕的種種危險,牽頭組建了中共西蒙委員會,積極在人民群衆中發展共産黨員,宣傳共産主義思想。為了争取蒙古族軍事力量的支援,他還冒險深入到蒙古族部隊中去,在他的影響下,許多蒙古族官兵加入了共産黨,為日後武裝鬥争積累了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在侵占東三省之後,又把侵占的魔掌伸向了内蒙古地區。為此,日軍頭目筱冢義男牽頭,積極與蒙古貴族的頭面人物内蒙王公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簡稱德王)聯絡,試圖把内蒙變成第二個“蒙古國”。德王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決定跟日本人合作。烏蘭夫得知這一消息,積極勸說德王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要做背叛國家的罪人。但是,德王不聽勸告。為了保衛内蒙古,烏蘭夫利用自己的妹夫雲繼先在德王保安隊做事的時機,積極做好保安隊的說服教育工作。烏蘭夫因勢利導,立刻趕制傳單,進一步揭露德王降日的行徑,又促成傅作義同意秘密接應暴動隊伍。這時,地下黨員送來了德王特務要先下手的情報,最終在1936年2月21日,率領德王保安隊1000多人發動了百靈廟起義。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德王

從1939年到1941年,由原來保安隊改編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師,已經逐漸擴充到了3000多人,轄兩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主要由蒙古族組成,由烏蘭夫和師長白海峰指揮部隊,多次擊退日僞軍向伊克昭盟的進攻,守衛着東西20多裡的黃河防線,新三師保衛了陝甘甯邊區的北大門,被中央譽為“内蒙古民族中最先進、最大的抗日隊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h1>

1941年,烏蘭夫根據中共中央的安排,來到延安工作,擔任陝甘甯邊區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延安民族學院教育長,于1942年入中共中央黨校第一部學習。1自943年起,烏蘭夫受命負責中共西北中央局統戰部的蒙古族工作,并于1945年6月被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抗戰勝利後,烏蘭夫出任蒙綏政府主席,還擔任了中共内蒙古工委書記、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委員等職位,回到内蒙地區繼續革命工作。

抗戰勝利後,内蒙古地區出現了政治危機。1945年9月,在蘇尼特右旗出現了一個所謂的“内蒙古共和國臨時政府”,頭目正是烏蘭夫有過兩面之緣的補英達赉,它的成員非常複雜,包括一些王公貴族、上層人物和一批蒙古青年知識分子。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央訓示烏蘭夫出面協調解決這一問題。為了穩妥起見,時任晉察冀中央局書記聶榮臻建議烏蘭夫帶領部分軍隊前往。但是,烏蘭夫決定自身前往蘇尼特右旗與對方談判,他認為同為蒙古人,雖然單刀赴會有一定危險,但是符合蒙古人豪爽的性格,更彰顯出解決問題的誠意,這個風險值得冒。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當年10月,烏蘭夫隻帶了幾名随從來到蘇尼特右旗,對補英達赉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補英達赉無視姐夫德王的下場,一意孤行,他對烏蘭夫說:“我們剛剛建立起來的代表我們蒙古人利益的臨時政府,誰也别想破壞。”。對此,烏蘭夫據理反駁。在看到補英達赉冥頑不靈後,烏蘭夫轉而争取蒙古族青年學生,在這些人中間廣泛宣傳中國共産黨的民族平等政策,召開蒙古青年座談會,理性分析内蒙古的現狀,指出分裂行為對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和全國革命的勝利都是不利的,并指出補英達赉是蒙奸,還在被通緝,怎麼能做主席呢?并拿出《晉察冀日報》上的蒙奸名單為證,建議對臨時政府改選。經過改選,烏蘭夫當選為“臨時政府”主席,上任第三天,他就下令停止以這個“政府”名義釋出布告,停止活動。同時向中央請示,準備成立一個上司自治運動的組織,以便開展工作。随着内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的成立,這個“臨時政府”順利消亡。周恩來總理在日後談起烏蘭夫這一英勇舉動,很是感動,認為烏蘭夫“單刀赴會,他能不顧個人安危,隻帶幾個人去同那個搞分裂活動的“政府”展開全面的鬥争,并取得了勝利,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h1>

烏蘭夫将内蒙古西部地區納入了中國共産黨的旗下,但是,内蒙古地區的形勢仍然比較嚴峻。在内蒙古東部地區的興安盟,在日本投降原日僞政權垮台後,成立了所謂的東蒙自治政府,擁有自己的軍隊,主張由自己來上司内蒙,實行“宗藩”式的自治統治。1946年初,我冀熱遼軍區部隊要進入昭烏達盟,被東蒙自治軍第四師阻攔,雙方發生争端,擁有兩個内蒙古區域政權特别是存在一個試圖搞分裂的地方自治政府顯然是黨中央所不能接受的。是以,剛剛平息了“内蒙古共和國臨時政府”的烏蘭夫再次被黨中央委以重任,授權他解決東盟自治政府事宜。1946年4月3日,烏蘭夫上司的内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和東蒙自治政府決定在承德召開會議,雙方各派七名代表參加。

這場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奪取今後内蒙古政治上司權,在這次會上,利用自己的政治威望,烏蘭夫展現出高超的談判技巧和政治協調能力,最終說服了東蒙古自治政府主要代表人物,委員兼經濟部長特木爾巴根,推動談判成功,确定内蒙古必須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實行統一的民族區域自治。雙方決定撤銷東蒙自治政府,成立興安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1947年4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烏蘭浩特召開,東西蒙各盟旗392名代表出席。在會上,烏蘭夫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烏蘭夫被選舉為主席,這是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它的成立甚至比新中國成立還要早兩年多。新中國成立後,在烏蘭夫的建議下,将察哈爾省、熱河省等劃入内蒙古自治區。後又将甘肅部分地區劃入内蒙古,實作了内蒙古統一的局面。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h1>

1947年内蒙古自治區成立到1949年,烏蘭夫先後擔任中共内蒙古工委書記,内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為打好解放戰争提供了堅實的後方保障。新中國成立後,烏蘭夫主要緻力于地方建設工作,并沒有參加1952年的軍隊幹部評級工作。按照1955年的授銜規定,烏蘭夫并不符合授銜條件。但是,考慮到烏蘭夫是内蒙古革命鬥争的傑出代表,正是他幾乎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内蒙古從祖國版圖分裂出去的企圖,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肯定,是以,中央軍委破例決定統一烏蘭夫以内蒙古軍區司令、政委的身份獲得開國上将軍銜。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在建國後,烏蘭夫長期在内蒙古工作,緻力于維護民族團結和發展經濟,盡其所能地幫助全國其他地區。在上世紀60年代初,為了緩解南方地區孤兒院孩子營養不良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全國婦女兒童主任康克清想要從内蒙地區調一些奶粉給孩子們吃。當烏蘭夫來到了北京時,康克清把孩子們的情況告訴給了烏蘭夫,希望烏蘭夫伸以援手救救這些孩子。烏蘭夫主張将這些孩子送到内蒙古收養,因為草原牧民很喜歡孩子,一定會很好地照顧他們。就這樣,1960年到1963年,有三千名孤兒孩子從南方來到内蒙古地區,他們在内蒙古得到了很好地照顧。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1983年,烏蘭夫當選為國家副主席,離開了内蒙古。1987年8月,他率中央代表團參加内蒙古自治區成立40周年慶典,這是他最後一次回到内蒙古,他受到了内蒙古人民群衆夾道歡迎。在拜谒過蒙古英雄成吉思汗陵之後,烏蘭夫感慨地對周邊的群衆表示:“我還會回來的”。但是,烏蘭夫沒能兌現自己的諾言,1988年12月8日,烏蘭夫因病去世,享年82歲。

單刀赴會阻止内蒙古分裂,毛主席欽定:沒有軍職,烏蘭夫也授上将出身蒙古族,向往進步單刀赴會,隻身瓦解僞“共和國”統一東西蒙,組建内蒙古自治區功勳卓著,破例授予開國上将軍銜

烏蘭夫的一生是波瀾壯闊奮鬥的一生,他一生緻力于幫助内蒙古實作和平發展,為了維護國家穩定統一,他曾不畏艱險,單槍匹馬深入虎穴,以一己之力瓦解了試圖将内蒙古分裂出去的圖謀,并重新将内蒙古統一起來,以至于有人稱其是蒙古族“最後的可汗”。值得一提的是,“烏蘭夫”在蒙語裡是“紅色之子”的意思。從他開始,祖孫三代都是優秀的共産黨員,烏蘭夫自不必說,官至國家副主席,他的長子布赫和孫女布小林也長期在内蒙古工作,布赫在1953年一手建立了"烏蘭牧騎",在内蒙古各地流動表演,兼備"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多種功能,豐富了廣大牧民的文化需要,曾擔任内蒙古自治區政府一把手,最終官至副國級,烏蘭夫的孫女布小林也一路穩紮穩打,一路晉升,擔任了内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烏蘭夫家族三代創造了中國政壇紅色家族的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