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卡耐基——養成好的工作習慣

作者:醜哥屬牛

養成好的工作習慣

卡耐基說,讓我們暈頭轉向的,并不是工作的繁重,而是我們沒有搞清楚自己有多少工作,該先做什麼。于是,卡耐基建議,要有好的工作成效,必須有四種良好的工作習慣。

第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是:消除你桌上所有的紙張,隻留下和你正要處理的問題有關的。

芝加哥和西北鐵路公司的董事長羅南·威廉士說:“一個桌上堆滿很多種檔案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開來,留下手邊待處理的一些,就會發現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實在。我稱之為家務料理,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著名詩人波浦說:“秩序,是天國的第一條法則。”其實,秩序也應該是工作和生意的第一條法則。

沒有秩序的壞處是顯而易見的。光是看見桌上堆滿了還沒有回的信、報告、備忘錄等等,就足以讓人産生混亂、緊張和憂慮的情緒。更壞的事情是,經常讓你想到“有一百萬件事情待做,可是沒有時間去做它們”,不但會使你憂慮得感到緊張和疲倦,也會使你憂慮得患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

第二種良好的工作習慣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事。

創設遍及全美的市務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說,不論他出多少錢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他說的兩種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事。

其實,一個人不可能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決定做事的先後次序。但是,按計劃做事,絕對要比随興之所至而做事好得多。

富蘭克林·白吉爾是美國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他不會等到早上五點鐘才計劃他當天的工作。他在頭一天晚上就已經計劃好了。他替自己訂下一個目标,訂下一個在那一天要賣掉多少保險的目标。要是他沒有做到,差額就加到第二天——依此類推。

第三種良好的工作習慣是:當你碰到問題時,如果必須做決定,就當場解決,不要遲疑不決。

美國鋼鐵公司的董事會喜歡開長會,在會議裡讨論很多很多的問題,但達成的決議卻很少。其結果是,會後每位董事還得帶着一大包的報表回家去看,去研究。後來,在H·P·霍華先生建議下,董事會每次開會隻着重讨論一個問題,然後做成結論,不耽擱,不拖延。改革的結果出奇的好,所有的陳年舊事都清理了,月曆上幹幹淨淨的,董事也不必再帶着一大堆報表回家,也不再為沒有解決的問題而憂慮。

卡耐基說,這是個很好的辦法,不僅适用于美國鋼鐵公司的董事會,也适用于你和我。

第四種良好的工作習慣是:學會如何組織、分層負責和監督。

卡耐基說,很多生意人在積累财富的同時,也替自己挖下了墳墓,因為他不懂得怎樣把責任分攤給其他人,而堅持事必躬親。其結果是,很多枝枝節節的小事使他非常混亂,讓他覺得很匆促、憂慮、焦急和緊張。盡管學會分層負責很不容易,也許你找來的負責人不對,會給你帶來很大的災難。但是,如果想要避免憂慮、緊張和疲勞,卻非這樣做不可。你要學會知人善任。

卡耐基的建議,似乎是針對“有權有勢”的人說的,也就是那些取得初步成功的人或已經成功的人,其實未必。即就讀書(姑且把讀書視為學生的工作吧)來說,哪些書先讀,哪些書細讀,也可以參照第三個工作習慣執行。這時,中國人的老話有用了: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四種良好的工作習慣,你已經具有了哪一種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