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而無往非禮也,國外的魚在國内泛濫,我們的魚也沒讓他們閑着

作者: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近期看過很多關于野外魚類泛濫的報道,仔細想來還是很有意思的,總體來說,可能是我國的各種魚類,在國外表現得更勝一籌啊。

一、羅非魚、埃及塘鲺、清道夫、鳄雀鳝、招财貓等等,其實都不耐受低溫環境,而且很多還可以端上餐桌

上述的很多魚類,很多是由于養殖的需要被引入到國内,比如說羅非魚、太陽魚、埃及塘鲺之類的,這些魚類也有部分作為觀賞魚,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比如說繁殖能力都是很強悍的,适應各種水域環境,對于食物基本不挑剔。

來而無往非禮也,國外的魚在國内泛濫,我們的魚也沒讓他們閑着

而埃及塘鲺、鳄雀鳝、招财貓等,都是大型淡水魚,本身在原生水域的天敵就不多,鳄雀鳝就更不用說了,皮糟肉厚、刀槍不入。

清道夫也有類似的特性,并且生存能力更為強悍,多以原産地的各種魚卵為食,令很多養殖戶非常頭疼。

但是,這類外來物種,也有兩個緻命的缺點。

一個就是,它們統統不耐低溫

其中大部分魚類,在零上五度以下,絕對不可能生存下來。

來而無往非禮也,國外的魚在國内泛濫,我們的魚也沒讓他們閑着

這一點就能輕易地要了它們的命,是這些魚類的緻命傷,是以說,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極難發現它們的身影,即使夏季有發現,冬天也就玩完了,它們怕冷的習性,那可不是短期就能轉變過來的。

第二點就是,很多魚類可以被我們端上餐桌

我們國人吃貨多,這是其他哪個國家都難以辦到的。

可能因為對于某些魚類的審美觀念或者厭惡感,比如說清道夫、埃及塘鲺,有不少國人感覺它們很惡心。

其實那也未必。

來而無往非禮也,國外的魚在國内泛濫,我們的魚也沒讓他們閑着

應該說魚類本身是比較幹淨的,隻是生活的水域和攝取食物的問題,鲶魚這個東西,相信很多人之前都有吃過,隻是近幾年才流行說是什麼大糞水裡長大的,哪裡來的那麼多化糞池呢?

它們也不可能,面臨我國那麼遼闊的自然水域,專門就往那個化糞池裡鑽,那畢竟隻是少數,是以現在,也有很多國人正在嘗試吃清道夫或者鲶魚,據說,烹饪方法适當,味道還不錯。

是以來說,這些國外入侵的魚類,在我國還是興不起什麼風浪的,最多就是在局部地區才有可能大量出現。

二、我國的魚類,那可是相當的霸氣,水溫不怕,外國人不吃,捉也未必能捉到

不用說别的,就說我國的錦鯉和小麥穗就可以了,哈哈。

來而無往非禮也,國外的魚在國内泛濫,我們的魚也沒讓他們閑着

我國的原生鯉魚個頭大、抗病能力強,而且繁殖能力更強,根本不怕高低溫,零度左右到35度之間,皆可随意生存,在各種溫度下巡回往返啊,沒有任何的生存壓力,有本事那就來吧,誰怕誰啊。

而麥穗魚呢?據說已經遊遍了歐美,遍布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千萬别瞧不起這個小東西,什麼原産地的各種魚卵,統統給你打掃幹淨,不但是繁殖力強悍,而且親魚還會看護小魚,适應水溫和我國的原生鯉魚一樣,絕對分不出來個高下。

而麥穗魚的個頭,堪比孔雀魚、食蚊魚,那就來吧,那麼小的個體,連捕捉都成了問題。

來而無往非禮也,國外的魚在國内泛濫,我們的魚也沒讓他們閑着

無論是下什麼魚網,非得連原産地的大小魚,一起打撈了,是以他國人表示,很是無奈啊。

原生鯉魚,我們的吃法可多了去了,什麼糖醋鯉魚、清蒸、紅燒的,我們當地還可以做成魚餃子,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小麥穗我們也不會放過,油炸一盤,香酥可口啊……

是以說,對于各國入侵的魚類,到底是誰強孰弱呢?這還是個未知數。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