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23日,國際乒聯正式決定從當年10月1日起,乒乓球比賽将使用直徑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取代原來使用的直徑38毫米、重量2.5克的小球。這可能是現代乒乓球曆史上最大的改動。有很多人都在講,這是國際乒聯覺得中國乒乓球太強了,得改一改規則來限制中國隊。乒乓球直徑變大,受影響比較大的是中國隊這肯定沒錯。可小球改大球背後最直接的推動者與支援者,你猜猜是誰?其實是中國隊。那麼問題來了,明明中國隊受小球改大球的影響很大,那為什麼中國隊不僅是支援者,還是最直接的推動者呢?

當年受“小球改大球”影響比較大的劉國梁與孔令輝
要講小球改大球,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徐寅生,1938年生于上海,1959年成為國家乒乓球集訓隊選手。四次參加乒乓球世錦賽,在第26屆世乒賽上獲得過男子單打季軍,而且是當時男團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青年時代的徐寅生
他是我國乒乓球選手中最有思想和頭腦的球員,外号叫“智多星”。在1964年發表的《如何打乒乓球》這一講話,幫助隊友掃除了思想上的許多問題,受到了毛主席及全國各界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退役後,徐寅生不僅擔任中國乒協主席,還在1995至1999年擔任國際乒聯主席。可以說徐老在我國乒乓球界是“元老中的元老”、“精英中的精英”、“内行中的内行”。
徐寅生
“小球改大球”,就是徐老在擔任國際乒聯主席期間提出來并積極推動的,而且,整個改革前後的器材試制和測試,幾乎都是在我國完成的。
為什麼徐老要推動“小球改大球”呢?
是因為直到今天,轉播費依舊是體育運動中非常大的營收方式,而且體育運動的推廣很大程度上是由轉播來決定的。如果說體育運動項目的生死由轉播來決定,其實也不算特别誇張。而由于運動員技術與器材技術的發展,使得乒乓球的球速變得越來越快,觀衆越來越難看清高速飛行的球,這對電視轉播的效果影響非常大。如果一項球類運動連最基本的球都很難看清,那麼願意看球的觀衆人數肯定會很少。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乒乓球單項收視率就創了曆史新低,提高乒乓球的觀賞性,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第一個原因。
劉國梁在綜藝節目中曾提到“小球變大球”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球變大變重了,球速就會相應放慢,運動員之間的對抗就更加激烈,“一邊倒”的情況變少,使得乒乓球的觀賞性有了提升,商業價值自然會“水漲船高”。
小球與大球的主要資料對比
徐老在有了“小球改大球”的想法之後,馬上就找到了國内的乒乓球器材商紅雙喜集團來實驗,紅雙喜集團董事長黃勇武非常支援,并率先投資了數百萬資金,用來實驗、更改模具和投入生産。在黃勇武看來,如果球體的标準改變,那麼紅雙喜就能率先搶占市場,掙得“第一桶金”,而且能夠奠定自己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黃勇武(中)與徐寅生(右一)
通過紅雙喜在實驗階段的一組資料,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小球和大球的差別。38mm的小球時代,王勵勤和馬琳的弧圈球最高轉速超過了100轉/秒,而在改用大球以後,球的轉速明顯下降;向來以發球最轉的劉國梁,他的下旋球也隻有75轉/秒。
年輕時的劉國梁
1999年8月4日,第45屆世乒賽期間舉行的國際乒聯代表大會,“小球改大球”第一次提案,124個協會,結果10票棄權,83票贊成,31票反對,支援大球的已經占絕大多數,隻不過因未獲得超過3/4的票沒有通過提案。但大球顯然已經确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了。2000年2月23日,國際乒聯在吉隆坡終于通過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決定從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奧運會之後,乒乓球比賽将使用直徑40mm、重量2.7克的大球,以取代直徑38毫米、重量2.5克的小球。
2000年10月15日,江蘇揚州舉行的世界杯是第一次使用大球的正式比賽。當時落選了奧運會的馬琳3比0橫掃金澤洙,拿下了改大球後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從此國際乒乓球正式進入了大球時代。
馬琳
在改大球過程中投反對票的,主要有日本、瑞典、南韓、北韓等國乒協,反對原因差不多都是比認為改大球會讓自己失去在乒乓球運動中的優勢。相反中國乒協非但積極推進改革,也做了很多其它國家乒協的工作,說是另一種“養狼戰術”也沒什麼問題。徐老是大球改革的推進者。38mm到40mm的變化,讓瓦爾德内爾、劉國梁等人成績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當然,這也與老将的适應力有關。對應的,年輕球員就适應得快很多。比如沒能去成悉尼的馬琳,當年才20歲,後來也成了第一個大球世界冠軍。而王勵勤、王皓、柳承敏、波爾等世界名将,都算适應得比較快的。
而到了今天,我國的乒乓球水準依舊是“一騎絕塵”、“宇宙最強”,乒乓球也依舊是我們的“國球”。雖然2020東京奧運會乒乓球混雙決賽許昕/劉詩雯不敵日本組合,沒能奪冠,但是自古以來都是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沒有人可以永遠站在頂峰。我們可以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缪,但是我們身邊已經全都是和我們當年一樣充滿野心、充滿激情和充滿渴望的年輕人。他們把我們的長處和短處放在顯微鏡下去研究,以我們為标靶,你說我們守天下難不難?
賽後飽含熱淚的劉詩雯
人生當中成功隻是一時的,失敗卻是主旋律,我想,真正的成熟,應該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這才是生活的本質。羅曼·羅蘭說過的,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熱愛它。
中國隊從頭再來吧,難道向上攀爬的那條路不是比站在頂峰更讓人熱血澎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