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在當今世界範圍内,經濟的競争愈來愈表現為科學技術的競争,表現科技成果轉化數量、品質和轉化速度的競争。然而成果轉化與知識産權管理專業性強,雖然我國高校專利的申請量和授權量均高速增長,但轉化運用情況一直不容樂觀。

5月22日,作為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1·春)的主論壇之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複合型人才培養研讨會順利召開。教育領域、科技産業領域、科技金融領域代表齊聚山東青島,以“人才培養資源彙聚 創新提質”為主題,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困境與解決思路,從人才培養、政策解讀、創新布局、産業對接以及投融資政策多個方面展開研讨和交流,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高高校創新驅動服務能力。上午論壇由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呂萬翔主持。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緻辭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出席論壇并緻辭。他表示,當今世界正面臨着新一輪科技和産業變革換檔加速期,經濟社會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提供解決方案,科技成果轉化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本次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複合型人才培養研讨會,旨在突破成果轉化瓶頸,培養懂市場、懂法律、懂高校、懂成果轉化的複合型專業人才,強化高校知識産權營運和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能力建設。

論壇上,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科技部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李志民,國家知識産權局運用促進司副司長李昶,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陳克正,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李鴻偉,四川大學科研院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部副部長高德友,啟迪控股執行總裁、啟迪之星董事長張金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省知識産權與創新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羅林波,國高成果創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媛等先後作專題報告。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韓軍

韓軍發表了題為“高校院所成果轉化思考”的主題演講。報告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瓶頸、發展形勢、成果評估進行深入探索,他認為多數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科技成果不成熟、企業需求不精準、轉化過程不連續、轉化路徑設計不科學、轉化資源配置不到位等問題,是以應該建立一套科學的科技評估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李志民

李志民發表了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介紹的主題報告。他表示科技成果隻有轉化才能真正實作創新價值、不轉化是最大損失的理念,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和模式,着力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障礙和藩籬,通過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實施産權激勵,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才能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李昶

李昶作題為“高校相關專利轉化運用重點政策解讀”的報告。他表示,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和生力軍,肩負着培養創新人才和科技創新公關的兩大曆史使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如果我們把人才比喻為創新的種子,那麼科技成果複合型人才就是其中最珍貴的一棵種子,如果把鼓勵和支援創新的制度環境比喻為種子成長的土壤,那麼知識産權制度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制度就是培養科技成果轉化複合型人才最豐沃的養分,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換離不開知識産權”。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陳克正

陳克正作題為“行業特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他指出,一個學校是否能夠立得起來、有沒有特色,有沒有生存和發展的基因,關鍵看學科,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應該統籌學校整體發展和學科建設工作,突出特色優勢,才能擁有持續動能;而青島科技大學在立足本校特色的基礎上,通過建設一流孵化載體、創造“青科大模式”孵化高品質轉化成果,推動學校和區域經濟發展。

下午論壇由青島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李再峰主持。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李鴻偉

李鴻偉做了題為“中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與實踐-以東南大學為例”的主題報告。他指出,東南大學通過創新源頭布局、校地深入融合、激勵轉化團隊、成果增值工程、發展校友經濟等多種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2020年學校科研經費到款超過30億元,其中産學研合作經費占比60%,發明專利授權1800項(學校總有效專利存量近萬項、國外及PCT專利150項)。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高德友

高德友作題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配置設定方案及科技人員獎勵标準制訂”的主題報告,他認為利益配置設定機制是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科學合理的利益配置設定機制是調動科技成果轉化各方的積極性、共同參與并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手段,但利益配置設定機制涉及法律、政策、投資、稅收等若幹環節,貫穿科技成果轉化的全流程,是以不同的轉化方式有不同的轉化利益配置設定機制。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張金生

張金生做了題為“打造特色載體六度空間——建設‘T型’科創服務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主題報告。他表示,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多年的科技服務實踐中,他發現以創新為基礎,以産業為抓手,“政府+企業+大學、園區+産業+金融、技術+産業+資本”三個三螺旋多重交織的立體三螺旋模型能夠有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羅林波

羅林波做了題為“高校成果轉化專業隊伍建設思考與實踐”的主題報告。他表示,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順利進行,技術轉移機構應該建立高水準、專業化的人員隊伍,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紀人應該接受專業化教育教育訓練,并具備技術開發、法律财務、企業管理、商業談判等方面的複合型專業知識和服務能力。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有哪些難點、痛點?這個論壇講透了

劉媛

劉媛做了題為“從投資視角看高校科技創業”的主題報告。她指出,在大衆創新萬衆創業的背景下,很多創新空間和創業平台湧現出來,國内也已初步建構了從股權投資、新三闆、創業闆到主機闆(中小闆)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高校科技創業正當時。

本次研讨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中國教育線上和青島科技大學承辦。來自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知識産權局、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東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國内機構、大學和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彙聚一堂,圍繞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困境與解決思路、政策解讀、知識産權保護等熱點問題展開了為期一天的深度研讨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