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蘭,雪山環繞的孔雀河谷地,這裡流傳着無數曆史故事和神話傳說;這裡上演過諾桑王子與引超拉姆仙女的浪漫愛情故事;達拉喀城堡和賢柏林寺在這裡興盛又隕落;幽暗的洞窟中埋藏着無窮的秘密。

01
西藏的"懸空寺"
普蘭,阿裡三圍之“雪山環繞的地方”。普蘭縣城位于納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間的孔雀河谷地,與尼泊爾和印度相鄰。
普蘭是座具有神秘色彩的古老城池,從古至今都是阿裡通往尼泊爾和印度,進行經濟、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鎮,邊境貿易至今已有 500 多年的曆史。
普蘭縣附近的崖壁上有許多密集的洞窟遺址。
由于獨特的地質構造,當地山體很适合挖掘洞窟,洞穴内不但冬暖夏涼,住在山崖上居高臨下,還能抵禦強盜。據說,過去尼泊爾和印度商人來到阿裡境内,很多人會在這些洞窟中歇腳。如今的普蘭是座現代化邊貿城市,多數洞窟早已荒廢,隻有懸空寺還利用着最古老的洞窟。
過了邊檢,很快就來到普蘭縣城。在縣城外的大橋上可以看見孔雀河對岸的崖壁上,懸挂着一座小寺廟和零星的洞窟,這就是普蘭縣城的标志性景點——懸空寺。
去懸空寺,要途經孔雀河對岸的一座小村子, 村子還保留着傳統的灰白色藏式建築。穿過村子的小路邊有一道瑪尼石砌成的牆,瑪尼石牆上堆着大量牛羊頭骨,均用礦物顔料塗成了紅色。
過了村子就是懸空寺了,寺廟主體都建在崖壁上,除了帶金頂的主體建築之外,還有許多閉關的洞穴。其實寺廟的大部分空間修建在崖壁的洞穴裡, 外面看到的隻是通道和窗戶。
懸空寺名叫古普爾寺,又叫古宮。因為從外面看,寺廟仿佛懸在崖壁上,是以人們習慣叫它懸空寺。
藏族人家喻戶曉的《諾桑王子》的故事就發生在普蘭,在諾桑王子與引超拉姆仙女的浪漫愛情故事中,引超拉姆正是從古普爾寺飛向天庭的。普蘭人一直以自己是諾桑王子的同鄉而自豪。
進入洞窟才知道裡面别有洞天,穿梭在黑暗的,時而水準、時而垂直的洞窟裡,時而進入寬闊的殿堂,時而側身于狹窄的通道,最後來到懸在崖壁的金頂。這是寺廟的中心位置, 也許就是傳說中引超拉姆飛天的位置吧。
02
賢柏林寺
參觀完懸空寺,我們要去後山山頂的賢柏林寺遺址。
廢墟總會給人一種特殊的神秘感,我一直對古老的建築遺址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覺得那些殘垣斷壁中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1681年,甘丹才旺奉令驅逐占據阿裡的拉達克武裝,戰後,為了忏悔殺生的罪過,修建起這座賢柏林寺。它是西藏與拉達克戰争後建立的第一座格魯派寺廟,也是西藏哲蚌寺羅色林劄倉的屬寺。
賢柏林寺曾經是阿裡地區最大的寺廟,傳說它擁有巍峨壯麗的寺廟建築群,殿堂金碧輝煌,殿堂和劄倉等共計250間,内藏大量精美的壁畫和造像,僧衆達百餘人。
到達山頂,寺廟的遺址隻剩下牆壁和地基,最後面的一面牆上還殘留着依稀可見的佛龛。
即使這樣,也能看得出當年的寺廟該有多麼精美。在遺址的中間有一座建立的寺廟,規模不及遺址的 1/10。雖然部分建築得以重建,然而逝去的永遠無法重制。
03
洞窟探秘
我們正準備打道回府,突然發現對面的山崖上分布着很多洞窟。有的位于山崖底部,有的懸在崖壁上,有的洞口還塗着紅白相間的六字真言, 看樣子像有人居住。
我忽然想起傳說中的諾桑王子的 250 位後妃,據說她們就住在普蘭附近的洞窟中。
我的探索欲又一次發作,建議大家去“後妃的洞窟” 看看。于是大家沿着後山碎石坡上隐隐約約的小路下了山,來到崖壁下面,懷着好奇心,開始了計劃外的洞窟探秘。
我們想去那個塗有六字真言的洞窟看個究竟,不過洞口不在地面,而是在崖壁上,離地面有四五米的距離。
挨着地面有幾個大小不一的洞口,我壯着膽子進入其中一個,裡面的空間很大,完全可以站立,但空空如也,隻有洞壁有煙熏過的黑色,這是有人生活過的痕迹。
我們進入塗有六字真言洞窟下面的一個小洞,在裡面發現了一個通往上方的垂直天井。
設計得非常隐蔽,一不小心就會被忽略,在外面完全看不見這個秘密通道,不由得驚歎設計者的巧妙構思。
天井很窄,隻能容下身材纖瘦者通過,天井壁上有腳可以踩的凹槽。
我第一個爬到了上一層,就是洞口塗紅色顔料的洞窯。這個洞十分寬敞,裡面别有洞天,洞中有洞,還分了兩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庭室之分,甚至有佛龛和殘留的裝飾圖案,透露着奢華的氣息。
洞壁上積滿厚厚的煙油,仍泛着油光,看樣子有人在這裡生活過。
洞口正對着賢柏林寺的遺址,從這個角度拍攝賢柏林寺遺址别有滋味。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個畫面:一位被王子冷落的嫔妃,懷着無盡的憂傷仰望金碧輝煌的寺廟,日複一日祈禱王子的到來。
我們這次洞窟探秘其實沒發現什麼秘密,大部分都是猜測和聯想,不過收獲了不一樣的普蘭影像。
結束了帶有神話色彩的普蘭探秘之旅,回到現實中的普蘭。
普蘭現在已是現代化的縣城,在這裡要好好休整一下,洗個熱水澡,再去大吃一頓,為轉山積蓄足夠的能量。
關 鍵 詞:懸空寺、洞窟
最佳季節:4 ~ 10 月
最佳位置:在衆多大大小小的洞窟中,塗有六字真言的洞窟規模最大,有通道可以進入,非常适合拍攝。
經驗分享:這個洞窟位于距離地面 4 ~ 5 米的崖壁上,看似高不可及,其實洞窟下面有一個小洞, 小洞頂部有一個通往上層的垂直天井。設計得非常隐蔽,很容易被人忽略,在外面完全看不見這個秘密通道。進入洞窟,透過洞口可以看到賢柏林寺遺址,是個不錯的拍攝角度。洞内空空如也, 可以人為制造一些神秘氛圍,如揚起一把塵土, 制造時光迷離的效果。
使用器材:135 全畫幅數位相機,21mm、24- 70mm 與 70-200mm 鏡頭,三腳架和測光表。
04
在多油村拍日出
來普蘭的路上,我們就計劃好離開普蘭的早晨在多油村拍攝日出。
一大早,大家就披星戴月地出發了。來到多油村的小橋邊,天空中的雲開始變紅,很快就要日出了。
遠處的雪山清晰可見,是個理想的好天氣。
相機剛剛準備好,第一座雪山開始變紅,然後第二座、第三座......短短一分鐘内所有的雪山都暴露在陽光下。
然而好景不長,雪山很快被雲霧遮擋住,開始模糊,漸漸消失在雲霧之中。幸好在光線最好的時刻我們留住了那美妙的一刻。
令人驚喜的是,随着太陽的升起,光線照耀在村莊和寺廟之上, 我們的拍攝以戲劇性的畫面告一段落。
關 鍵 詞:多油村、雪山、佛塔
最佳位置:邊境檢查站附近和多油村村口的橋頭, 都是拍攝雪山和田園風光的較佳位置。
經驗分享:普蘭被譽為“雪山環繞的地方”,在多油村附近可以充分感受這一特點。普蘭的海拔比其他地方低,氣候溫暖舒适,孔雀河谷是肥沃的農業區,不同季節會有完全不同的景色變化。
多油村附近還有一座寺廟,寺廟裡的兩座紅色佛塔可作為畫面的點睛之筆。這裡最适合日出和上午拍攝,離開普蘭的早晨,在這路過時拍攝是最佳方案。
使用器材:135 全畫幅數位相機、24-70mm 與 70- 200mm 鏡頭、三腳架和測光表。
作者簡介
文圖:趙利山
編輯:春曉
責編:陳利
終審:趙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