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澤宇
視訊剪輯 彭婉馨
通訊員 蘇暢
視訊加載中...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便專業調解員,往往也很難讓當事雙方都心服口服。但在美麗的東湖風景區,居民群衆每當發生口角之争,都會說“咱們去找邱警官評評理!”
7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東湖風景區聽濤派出所,了解到一段長達4年的恩怨,在民警邱爽的調解下得以冰釋。

“00後”女孩約拍中起糾紛
2017年,花季女孩小美通過網絡平台,結識了讓她稱為“哥哥”的李維。兩個人隔着螢幕聊得十分投緣。不久,李維覺得小美很有“鏡頭感”,提出想與小美見面,并自稱是“民間攝影師”,可以為她拍攝一套寫真照。
很快,小美和李維相約在東湖風景區拍照。在李維的鏡頭中,小美如花似玉、風情萬種。拍到一處,李維稱要去廁所友善一下,讓小美幫他保管一會單反相機。李維在回家後,發現單反相機上有一道裂縫。他找到小美,索要3萬元賠償相機的費用。
小美非常無奈,自己明明沒有弄壞相機,李維又拿不出證據,她當場回絕。性格内向的李維并沒有過多争執,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今年6月份,小美已是一名大學生。李維再次找到小美,依舊向她索要相機賠償費用。小美仍然拒絕。李維将小美的照片列印出來,附上含有人身攻擊的文字,做成傳單在小美學校内散發。
小美的母親非常氣憤,多次找到李維當面對質,還稱要請律師起訴他,并向警方報案。邱爽主動将這起糾紛案攬了下來,分别找到當事雙方了解情況後,6月下旬,他将雙方約到派出所進行調解。
長達4年的恩怨得以冰釋
“說實話,3萬元的賠償費确實是高了。”與李維單獨談話時,邱爽有一個調解訣竅——“現身說法”,他說,自己每月工資才幾千元,每月還要貼補家用3000多元,3萬元得讓他攢好久。李維聽了依然不松口,邱爽再出第二招——“依法行事”。“你惡意诋毀小美的行為,屬于尋釁滋事。”邱爽義正言辭,“但此事是由經濟糾紛而引起,還有可以調解的餘地。”
話音剛落,邱爽又變換角色,使出第三招——“打成一片”。在李維面前,他當起了“知心大哥”,把李維帶到陽台上,面對風景秀麗的東湖,兩人如朋友般攀談起來。邱爽見李維對賠償金并不執着,而是“一根筋”地一直生悶氣,便将自己的聯系方式給到李維,并承諾今後遇到任何拿不準的事,都可以來請他支招。
經過邱爽的調解,李維表示放棄索賠,小美也不再追究李維散發傳單的行為。雙方先後簽署調解協定書握手言和,長達4年的糾紛,得以冰釋。
不算“KPI”的調解他幹得很“爽”
因為媽媽是警察的緣故,小時候,邱爽總喜歡戴着媽媽的警帽照相,仿佛自己就是正義與光明的化身。如今,邱爽很愛鑽研犯罪心理的相關知識,也一直想考取心理咨詢師證。
“實話說,調解比執法要難多了,執法直接走法律程式就行,而調解則需要耗費更多精力。”邱爽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如果不把案件調解到底,當事人就會存有報複心理,可能累積更大的沖突。
邱爽今年35歲,從特警轉崗至東湖分局聽濤派出所,2年來成功處理60多起糾紛,調解成功率達100%。他的工作獲得了群衆的信任和同僚的尊重,“調解哥”的稱号也逐漸在美麗的東湖畔傳開。派出所民警完成治安糾紛的調解,往往不是“KPI”硬名額。邱爽通過解決一件件小事,成就了社群安甯和諧,群衆安居樂業的大事。聽濤派出所所長呂濤說:“正是因為他把當事人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他才能夠把自己融入遇到的案件當中,找準每一起案件的沖突焦點。”
看着當事雙方怒氣沖沖、吵吵鬧鬧而來,通過自己的調解,他們又帶着笑臉滿意而去,邱爽說,每當見到這種時刻,自己都會很爽,“就跟自己的名字一樣。”
(以上當事人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