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之夏,讓所有中國人難以忘懷。
那個夏天,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中國體育健兒在家門口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輝煌,最終以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位,成為奧運曆史上第一個登上金牌榜榜首的亞洲國家。
山東作為體育大省,為國家輸送了許多優秀體育人才,他們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國争光。時光荏苒,昔日賽場的英姿健兒早已退役,逐漸遠離大衆視線,但是他們依然在為體育事業默默奉獻自己的力量,在今天這個特别的日子,我們一起重溫他們當年奪金的點點滴滴,回顧他們這十年的生活曆程。
光陰似箭,不妨讓我們把這支箭先倒收回十年前。北京奧運會射箭比賽女子個人項目決賽,當最後一支箭從張娟娟手中發出後,中國隊獲得那屆奧運會的第21枚金牌。這枚金牌來得何其不易,從1/4決賽開始,張娟娟連勝三位南韓名将,才為中國射箭隊奪得奧運會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就此打破“南韓不敗”的神話。

張娟娟一個打敗了整支南韓隊
成功從來都不是輕松得來的,就算是别人眼中“為射箭而生”的張娟娟,也經曆過忐忑、緊張和不知所措。“其實在家門口比賽壓力挺大的,因為雅典奧運會上得到銀牌,是以對自己有了更高的定位和目标,對金牌的渴望也很強烈。”
再次回憶奪冠時刻,37歲的張娟娟還是能立刻将所有情景呈現在眼前,“北京奧運會之前,我的狀态并不是特别好,因為運動員備戰都是有周期的,是以也會出現一些狀态的起伏。2008年6月份我的狀态特别好,但到了8月臨近奧運會開始的時候,狀态就有些下滑了,當時心裡挺忐忑的。”
張娟娟奪得寶貴金牌
張娟娟說,由于當時排名賽表現得并不好,到了之後的團體賽,就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能拖後腿,不能給父老鄉親們丢臉,就這樣不斷調整心态。“個人賽的時候,心裡漸漸有底了,比賽時候的動作、定位目标、情緒把控突然都清晰了,再加上主場氛圍,就感覺整個人都甩下包袱,輕松上陣,心态也冷靜了很多。”
雨中的比賽
結束奧運會征程實作了心中的金牌夢後,2009年張娟娟步入婚姻的殿堂,丈夫薛海峰也是一名射箭運動員,曾是中國射箭男隊的“一哥”,北京奧運會時奪得射箭男團銅牌,現在擔任山東省射箭隊教練。結婚後的張娟娟依然放不下射箭,直到2013年遼甯全運會之後才選擇退役。如今這對“神箭俠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7歲多,小兒子不到2歲,在老公薛海峰和兩個小男子漢的保護下,張娟娟十分幸福。
張娟娟與薛海峰步入婚姻殿堂
退役後的張娟娟雖然離開賽場,但是并沒有遠離射箭項目,此前曾帶省隊訓練,但因為丈夫薛海峰工作比較忙,再加上需要照顧兩個孩子,她才把重心轉移到家庭,目前在山東省體育局下設的青島訓練中心擔任主任助理。“退役之後有一段時間帶省隊訓練,才體會到運動員真的很辛苦,訓練苦、比賽苦,能打出成績更是不容易,但自己運動員時期并沒有覺得辛苦,那時候射箭是一心想着事業和理想。”
見證了射箭的發展壯大
張娟娟坦言,退役後的生活确實比運動員時期舒适了很多,沒有了訓練的辛苦和比賽時的壓力,不過對于射箭項目她還放不下,也一直關注着。“最近兩三年,射箭項目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了解,很多地方都把傳統弓的推廣和普及教育引進校園,全國各地的一些射箭俱樂部也發展得不錯。”近年來一直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廣射箭運動的張娟娟表示,她希望能繼續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喜歡射箭、了解射箭。
退役後的張娟娟盡自己所能推廣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