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清朝,出了一個女科學家,王貞儀。她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祖父是太守,學識非常淵博。祖父的家藏書也特别多,各個學科都有。正是這些書,使王家出了一個女科學家。

王貞儀十一歲那年,祖父去世,祖母帶他去吉林奔喪,從此在吉林生活了5年。這期間,她非常好學,如饑似渴,把祖父的書讀了個遍。這使小小的她,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姑娘。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從小不一樣

王貞儀從小就與鄰家女孩不一樣,清朝,大家都還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候,她早就學會了騎射,并且百發百中。

她一直堅信,女子并不比男兒差,隻要有男孩同等的學習時間,亦可以為社會做貢獻。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在學習上,王貞儀對天文學,數學以及醫學特别感興趣。她也孜孜不倦的在這條科學的道路上走着,但是非常艱辛。

王貞儀一邊從事科學研究的時候,一邊還需要同封建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作鬥争。

封建社會特别迷信,并且對女性從事科學研究非常歧視。

可王貞儀面對這些一點都不害怕,不退縮。她堅信,科學才是真理。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廢寝忘食做實驗

她酷愛科學,常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搞實驗,投入得經常忘記了飯點。一次,母親做好了飯,在餐桌上等王貞儀,可左等右等,就是沒看見王貞儀的影子。母親不耐煩了,心想,經常這樣,說了好幾次了,都不知道自己的身子才最重要嘛。

同時,母親也非常好奇,她到底在搞什麼鬼?

于是母親來到門口,從門縫裡張望。看見房梁上挂着水晶燈,小圓桌扳倒在水晶燈下,而王貞儀手裡拿着鏡子,她不停的走來走去。母親一點都不明白王貞儀在做什麼,以為她在瞎鬧,生氣地叫到:“王貞儀,吃飯啦!”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王貞儀被母親吓了一跳,趕緊同母親去吃飯。

王貞儀在吃飯的時候向母親解釋,水晶燈是太陽,圓桌是地球,鏡子是月亮,她正在做實驗,觀察三者的關系。

母親歎了口氣,說:“不管怎樣,記得吃飯就好。”

王貞儀正是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下,弄清了月食是怎麼回事,還寫出了《月食解》一文,她的見解對後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病逝

王貞儀25歲時,結識了青年詹枚,并且與他結了婚。詹枚與她相知相愛,非常尊重王貞儀,支援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隻是婚後不久,王貞儀就被疾病纏身,在29歲的時候,她便去世了。也許是老天看她如此優秀,便早早收了她吧。

王貞儀臨終前,囑托丈夫把自己畢生所寫的手稿交給好友,希望這些手稿能傳于世,對社會有所貢獻。

隻可惜好友并沒有把她的手稿發表出來,遺失了很多,王貞儀的遺願終究是一場空。

王貞儀:生不逢時,她依然堅守真理;天妒英才,她不忘留下傑作

這位奇女子,用她不屈不饒地精神向我們證明了,女子并不比男兒差。隻要堅持自我,一樣可以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