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時期,在率部起義的國軍将領中,有沒有黃埔系将領

在解放戰争進行到後期,有許多國軍将領為了各自的前程,也不想成為蔣介石軍事集團犧牲品,于是選擇了起義,脫離蔣介石軍事集團,加入人民軍。在這些起義将領中,有曾經的國軍元老,也有地方軍閥将領,如高樹勳、吳化文、曾澤生、何基沣、張克俠、傅作義、張轸、董其武、程潛、陶峙嶽、盧漢等國軍将領都選擇了起義。還有少數的黃埔系将領在危難的時刻,選擇離開蔣介石加入人民軍。可能大家都知道,在蔣介石軍事集團中黃埔系将領最受他重用,是以,作為在解放時期,黃埔系将領走上起義道路的還是比較少。

少并不代表沒有,畢竟在面對生死的問題上,大多數黃埔系将領都很難做到,蔣介石口中所說的殺身成仁。但他們又不願意背負罵名,就隻能袖手就擒,成為我軍俘虜。像杜聿明,王耀武,康澤,宋希濂,廖耀湘,黃維等國軍将領,都是蔣介石黃埔系骨幹成員。他們都是不願意背叛蔣介石,也不願意選擇投降或者起義,最後的結局毫無疑問,成為我軍的俘虜。

解放時期,在率部起義的國軍将領中,有沒有黃埔系将領

在國軍起義将領中,作為起義的黃埔系将領還是有的,如名氣最大的肯定是畢業于黃埔一期的陳明仁。他不僅是蔣介石的愛将,也屬于黃埔系将領中,起義級别較高的一位,官至兵團司令級别。在起義前陳明仁是長沙警備司令,因蔣介石不放心程潛,就讓陳明仁接管長沙的軍事。可能連蔣介石自己也不會想到,此時,他的愛将陳明仁已經與程潛有投敵之意。

作為黃埔系将領的陳明仁能夠選擇起義,這讓蔣介石萬萬沒想到。他之是以選擇這條道路,第一個原因是見蔣介石大勢已去,第二個原因避免抵抗,導緻傷及無辜百姓,第三個原因為他的妻兒家人考慮。綜合以上3點原因,作為黃埔系将領陳明仁最終選擇了起義,加入人民軍,後因在廣西剿匪有功,被授予了上将軍銜。

解放時期,在率部起義的國軍将領中,有沒有黃埔系将領

在黃埔一期除了陳明仁以外,還有侯鏡如在解放戰争進行到後期,他也選擇了起義。侯鏡如是一位比較複雜的人物,據說,他早年在東征時期就加入了我黨,傳聞是我黨的隐形将軍。在著名的塔山阻擊戰中,他之是以沒有率部越過塔山,很大的原因,說他是我黨的地下同志。他是在1949年8月,在福州率部起義,也是屬于黃埔系将領,在解放戰場上,選擇起義的一位。

畢業于黃埔一期的陳克非,不僅是蔣介石的黃埔系将領,與老蔣還是同鄉。在西南戰役中,蔣介石為了防止宋希濂投敵,特意囑咐陳克非監視宋希濂的一舉一動。可是沒想到,蔣介石再一次打臉,把忠臣當做反臣,把反臣當做忠臣,宋希濂最後沒有起義,而是為蔣介石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成為我軍俘虜。反而陳克非在1949年12月12日,見蔣介石大勢已去,率部起義加入人民軍。

解放時期,在率部起義的國軍将領中,有沒有黃埔系将領

在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廖運周也是黃埔将領,還有土木系13太保之一的郭汝瑰,以及韓練成都是屬于蔣介石的黃埔系将領。但這三位,情況比較特殊,因為他們還有另外一種身份,那就是我黨隐秘戰線上的隐形将軍,是潛伏在蔣介石軍事集團的地下同志,是以,他們不叫起義,周公稱他們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