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沙坪印象

作者:彭和平

坊間俚語:正南三壩,趕不到水沙坪一岔。三分調侃七分真!

–––題記

水沙坪,上蒼散落在武陵山中的一塊藝術瑰寶,大氣磅礴而不失詩情畫意,玲珑精緻而又渾然天成,縱橫35平方公裡的壩子上随意的點綴着十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異的喀斯特地貌山丘,山丘或高或低,或小或大,或孤峰突起,或葳蕤相連,烏兒坡、宋弄坡、隆車湖、麥拉斯科,這些令人費解的土家語地名,把這裡搞的更加神秘莫測。水杉樹遮天蔽日,晨曦薄霧,雲蒸霞蔚,灣灣岔岔,曲徑通幽,大堰壩小堰壩蝦美魚肥。山丘上偶爾裸露的岩石,如獅如虎,如筍如筆。把這盆景裝點的琳琅滿目,異彩紛呈!南山躍馬、護寨雄獅、望月的天狗、報曉的雄雞,無不活靈活現,形神兼備。神龍将軍威武,梳妝美女柔情,無奈相距百步終成恨!玉壺佳釀、三仙博弈、仙人撒網、大鵬展翅伴着古老的民間傳說,讓你心曠神怡,感慨自然之魅力,造化之神奇。鹿花潭水清清,吊腳木樓魏巍。五裡長峽的龍澤湖,步移景換,步步驚心!長白岩如回音壁,高歌一曲,宛如天籁之音,餘音繞梁經久不息。八十多處景觀,景景相依。文人墨客的頌揚與日月晨光的滋潤,使它們都惟妙惟肖,具有了靈氣!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是有水的,境内溪溝河流縱橫,水資源豐富,600多米海拔,青山疊翠,森林覆寫率達百分之九十,山灣裡潺潺流淌的泉水,便是洗車河的源頭,奔流不息,彙入土家人的母親河––酉水。

水沙坪良田萬畝,阡陌縱橫,鐵路橋淩空飛渡,龍吉高速、桑龍高速交彙于此,鄉間公路穿過壩子正中,寬敞筆直的柏油路,路兩旁高大婆娑的行道樹,在晨曦的籠罩下,與廣袤的田野、甯靜的村莊、朦胧的遠山相映成趣。愛心橋雕梁畫棟,巍峨壯觀。河水清流,穿過岩門口,流下神龛台,在大山那地底下的岩縫裡百轉千回,從山的那一邊噴湧而出!新場不老,老場常新,好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置身其間,宛如仙境。

仙境還真有,茶園和幹壩, 名字忒俗,意境卻絕佳!陽春三月,三千畝猕猴桃,葉新綠,兩千畝梨樹林,花盛開,紅男綠女,浪蕩其間,其情也濃,其心也醉 。沁心梨花,如漫天大雪,染白了原野,春華秋實,不是仙境,勝似仙境!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百花谷裡百花開,薰衣草、紫丁香、百合花争奇鬥豔,浪漫嫣然。愛情灣裡,情侶雙雙,嬉戲徜徉,灣的盡頭,谷的邊緣是民宿,優雅的環境,靜谧的處所,恰是疲憊心靈栖息的港灣。魚躍碧波,龍騰盛世,好一幅恢弘大氣的景觀。山水怡情亦勵志,直叫你奮發圖強!

地縫幽幽,夢回久遠。碧潭雙瀑,飛珠濺玉。贊不夠的山水畫廊,書不盡的詩情畫意。美哉,沙坪!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紅軍橋屹立壩中,廊柱錯落,飛檐鬥拱,大氣磅礴。“紅橋常伴晖日月 ,綠水久漩祭軍魂”幾十副對聯懸挂紅軍橋上,或寫景狀物,或追思抒情,把這一方熱土的文化内涵渲染得淋漓盡緻。站在橋上思故人,堅苦卓絕的場景,如電視劇一般一幕幕緩緩搖移。開明紳士張思恩為紅二、六軍團捐糧六百擔,紅軍戰士将兩百多擔糧食肩挑背負,翻山越嶺運往茨岩塘,還有四百多擔藏在後山的神龍洞裡,神龍洞高大寬敞,主洞約六百多平方,生于絕壁,掩隐在茂密的叢林中。一條小徑蜿蜒而上,洞口有高牆掩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此洞後來為國民黨将領潘春庭、何湘一所用,“群眾保障”摩崖石刻蒼勁豪放,默默地述說着那一段艱難困苦的時光。

過紅軍橋,沿河而上,山邊上高樓林立,村舍俨然。寨子中一老木屋,三合水轉角樓,曾經是水沙坪蘇維埃鄉政府,經曆八十多年風霜雨雪的浸蝕,還依稀可見當初的大氣端莊,雕花窗棂,龍頭飛檐,青苔覆寫的拴馬樁,默默地講述着賀龍将軍在此曆險,那一晚,與老庚彭雲松相談甚歡,後半夜彭雲松就被地主武裝當賀龍抓捕,當他們發現抓錯人時,賀龍已安全回到茨岩塘。舊事不堪回首,可都是銘刻在記憶深處的典藏。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1985年成立鄉政府,下轄五個行政村,三十多個大小不一的自然村落,1997年并于茅坪鄉。她是一塊未經雕飾的碧玉,她是一方聖潔的家園,她是龍山連接配接外界的橋頭堡,她更是縣城的後花園!

水沙坪天生麗質,四十八岔精彩絕倫,如久養深閨的處子,情窦初開,春夏秋冬皆有色,東西南北都出彩,待到春暖花開,你我相約走沙坪,看那清清的草,看那藍藍的天,還看那小橋流水,看那土寨人家,看那花香十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水沙坪印象

(全文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盡快與本站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若需轉載本站原創授權文章,請背景郵箱申請。

封面湘西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監制/吳鈞

責編/麻珊榮

編輯/李艾家 黃沙沙 周登友

稽核/尚欣 王向遠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