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号,學習古代史的人都知道這個詞。簡單地說就是君主死後,後世子孫在宗廟裡祭祀他們的時候用得稱呼。畢竟不能直接直呼其名,這在我國古代文化中是不允許的。一般來說,廟号有兩種,第一種是什麼什麼祖的,第二種是什麼什麼宗的。祖就是對建立國家有功的君主,宗是繼承君主位子之後守得很好。當然,廟号從商朝出現,一直到使用到清朝,在使用時越來越完備。什麼樣的君主該有什麼樣的廟号,都有詳細的規定。我們今天就看一下其中一個廟号——太宗。

太宗這個廟号,在廟号裡含金量非常高,這是一個王朝裡第一個廟号是宗的君主。前面說了,守成之君才有資格有宗的廟号。是以,擁有這個廟号的君主,基本上都是第二個君主,或者是第一個很好繼承開國皇帝事業的君主。不過,這個廟号含金量雖然高,但争議也非常高。縱觀我國的曆史上廟号為太宗的皇帝,他們的皇位繼承每一個是順利的,有很多都有非議。
首先看一下西漢時期的太宗。漢朝對廟号要求非常嚴格,擁有廟号的皇帝是少之又少。西漢一共有四個皇帝有廟号,而擁有太宗廟号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漢文帝劉恒。劉恒雖然是漢太祖劉邦的兒子,不過他并不是劉邦指定的繼承人。劉邦死後,繼承皇位的是嫡長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不過當時大權被呂後掌控,劉盈隻是傀儡。呂後掌控朝政一直到去世。呂後去世後,諸大臣開始反對呂後家人,進行了誅呂。呂家的人被殺之後,大家開始琢磨重新立個皇帝,不應該立劉盈的兒子為皇帝。
就這樣,大家找到了在做代王的劉恒,劉恒就被大臣擁立為新的皇帝了。雖然他是有大臣擁戴,但算不上是合法繼承的,也算是政變而來的。雖然發動政變的不是他,但他卻是政變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看一下晉朝的太宗,就是晉簡文帝司馬昱。司馬昱自始至終就是個傀儡,他也是因為這件事抑郁而終的。司馬昱是被權臣桓溫立為皇帝的,在他之前,桓溫已經廢了兩個皇帝了。雖然司馬昱雖然是皇帝,但自始至終都沒掌握實權。不過不管怎麼說,他的皇位來源也有問題,并不是合法繼承的,而是權臣掌控的。
第三看一下唐朝的太宗,這個就是聞名中外的唐太宗。唐太宗的皇位來源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唐高祖李淵最初是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隻是秦王。後來李世民在玄武門把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處死,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之後李淵被迫立李世民為太子,沒多久就禅讓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成為皇帝說真的是明顯不合法的,他不僅發動了政變處死了皇位繼承人。還在某種程度上強迫自己的父親禅讓給自己。
第四看一下宋朝的太宗皇帝,就是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他們倆是一母同胞。趙匡胤去世之前和趙光義議事,之後外面的人看到了裡面有“燭光斧影”。後來趙匡胤就去世了,而趙光義順利成了皇帝。是以,很多人說是趙光義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才繼承了皇位。雖然有人說趙匡胤之前說過要把皇位傳給趙光義,但不管怎麼說,燭光斧影這件事一直在流傳。趙光義的皇位繼承的合法性也一直有人懷疑。
第五看一下元朝的太宗皇帝,孛兒隻斤·窩闊台。孛兒隻斤·窩闊台是成吉思汗的兒子,他的位子是繼承成吉思汗的,而且是成吉思汗制定的,看起來沒有問題,不過中間還是有一定的問題。孛兒隻斤·窩闊台太宗的廟号是忽必烈追封的,而忽必烈是拖雷的兒子,拖雷據說又是被窩闊台害死的。就是說拖雷的兒子追封窩闊台為太宗,這個看起來還是怪怪的。不管怎麼說,還是有一定争議的。
第六看一下明朝的太宗皇帝,這就是朱棣。提到朱棣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廟号是明成祖,事實上在嘉靖帝之前,朱棣的廟号一直都是明太宗,是嘉靖帝把他改成明成祖的。朱棣皇帝的來源大家也比較熟悉。朱元璋去世後,直接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朱允炆繼承後開始削藩,于是朱棣打着清君側的名義開始造反。最終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當上了皇帝。他的皇位來源是明顯有問題,不管他怎麼努力,都抹不掉自己造反的曆史。估計他會很恨嘉靖,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太宗這個廟号,以此來顯示自己皇位合法。結果嘉靖把他變成了成祖,明顯又是皇位來源不正。
第七看一下清朝的太宗,就是皇太極。皇太極是後金的第二個大汗,也是清朝的建立者。不過他的皇位來源也有争議。努爾哈赤去世前并沒有指定繼承人,當時有四大貝勒實力都很強大,皇太極隻是其中之一。就在大家激烈争奪汗位的時候,大貝勒代善開始支援皇太極,皇太極才得以繼承汗位。沒人知道代善為何突然支援皇太極,但可以确定的是,皇太極汗位的來源絕對有争議。
這就是擁有太宗廟号的那些皇帝。從這些皇帝裡面我們可以看出,除了元朝的窩闊台之外,其他的沒一個是按照正常程式繼承皇位的。窩闊台雖然是順利繼承的,但也存在一些争議。總的來說就是,得到太宗廟号的皇帝,每一個是沒有疑點的。
其實,之是以出現這種狀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王朝剛建立,很多方面并不完善,很多問題都接踵而至。擁有太宗廟号的皇帝,大多數都是第二個皇帝,即使不是第二個,距離王朝建立也不遠。此時王朝的很多制度都不是很完善,是以各方勢力争奪不斷,他們都想為自己争奪最大的權益。正因如此,在皇位繼承上争奪才非常嚴重。事實上,隻要太宗能順利做完皇帝,這個王朝就不會太短命。之後的皇位繼承,一般都會很順利。
雖然這些廟号為太宗的皇帝,皇位來源有争議,但這些人在曆史上都是有很大作為。可以說,他們基本上都是明君,貢獻還是比較大的。
參考資料:
《史記》、《資治通鑒》、《明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