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随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戰巡基洛夫,歡迎轉發!
上世紀80年代的蘇聯紅海軍處于巅峰期的時候,是完全有能力在世界範圍内與美國海軍一戰的。美國海軍雖然一直在航空母艦上占有絕對優勢,但但是當時的蘇聯紅海軍不僅在航空母艦發展上已經逐漸邁向了正軌(4艘基輔級重型載機巡洋艦已經接連服役),而且在核潛艇裝備上對于美國海軍占有無可比拟的優勢,接近70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專門負責針對美國進行海基戰略核威懾,巡航飛彈核潛艇專門負責搭載反艦巡航飛彈針對美軍航母進行攻擊,除此之外他們還擁有大量的攻擊核潛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的蘇聯紅海軍還在打造自己的主力水面戰鬥艦艇上邁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三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服役。該巡洋艦是迄今為止都十分罕見的,在反潛,防空以及反艦上都擁有遠中近三層火力網的強大水面艦艇,是典型的武庫艦,整條船攜帶的飛彈數量達到了500枚以上,由于這款核動力巡洋艦的火力實在是太過強悍,是以當時西方國家都普遍把該巡洋艦稱作是戰列巡洋艦。
不過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船舶工業立即遭受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他們不僅失去了來自莫斯科的直接财政支援,無法造出更多新型的主戰艦艇,俄羅斯海軍聯想要維持艦隊規模都已經做不到了,大量的精銳艦艇被送進拆船廠就地拆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艦艇被迫封存維修,修着修着,俄羅斯人就發現自己實在是囊中羞澀,修不起了,後來也難免被拆解的命運。
這就不得不提到三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了,原本在進入21世紀之後,俄羅斯的經濟情況稍有好轉,他們就想要對這三艘基洛夫級巡洋艦進行更新大修,讓他們重新回到俄羅斯海軍序列服役。其中烏沙科夫海軍上将号以及納希莫夫海軍上将号都位于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而原名為伏龍芝号,後來改名為拉紮耶夫海軍上将号的巡洋艦被送到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如今近乎已經廢棄的基地福基諾。
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再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他們不得不中斷了更新全部三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的計劃,而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對納西莫夫海軍上将号的維修更新上,其餘的兩艘巡洋艦最終決定被徹底拆解。不久之前拉紮耶夫海軍上将号巡洋艦已經被送到了位于遠東地區的第三十修船廠,俄羅斯人近30年以來造船的速度如同龜爬一樣,但是拆船的速度卻是非常之快的,沒多少時間過去這艘曾經雄霸一方的伏龍芝号飛彈巡洋艦上層建築基本上都已經被拆光了,密密麻麻的雷達系統以及武器系統都成了一堆廢鐵。
如今俄羅斯的軍費開支規模甚至不如自己的主要供貨國家印度,也早已經跌出了世界前5的行業,而未來俄羅斯的經濟幾乎看不到任何好轉的希望,在新冠疫情和西方制裁的雙重打擊之下,俄羅斯并沒有任何機會來改善自己的經濟結構,俄羅斯的外彙來源主要有兩個,要麼是賣軍火要麼就是賣石油天然氣,這種極為單一的出口結構非常容易受到影響,是以我們才可以看到俄羅斯的主要貨币盧布震蕩的相當之快。
等到拉紮耶夫海軍上将号以及烏沙科夫海軍上将号這兩艘巡洋艦拆解完畢之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内,俄羅斯海軍勢必還要靠正在服役的彼得大帝号以及完成了更新改裝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将号撐門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海軍的唯一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号,究竟何時才能夠回到北方艦隊序列服役似乎還遙遙無期,俗話說艦運即國運,這句話可以說在俄羅斯身上展現的淋漓盡緻。今天的俄羅斯海軍正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艦隊結構以及戰略,未來他們要靠22350型護衛艦這種級别的船來當主力,與此同時保留相當龐大的核潛艇部隊來維持自己的戰略威懾力。大家有什麼有趣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讨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尋公衆号: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