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林人物傳奇:北腿之傑馮克善

武林人物傳奇:北腿之傑馮克善

“北腿之傑”馮克善

武林人物傳奇:北腿之傑馮克善

清“籃簃外史·靖逆記”載:“嘉慶丁己(1797),有山東濟甯人王祥教馮克善拳法,克善盡得其術。庚年(1811年)春,牛亮臣見克善拳法中有‘八步’,亮臣日:我所習坎卦。克善曰:我為離卦。亮臣目:爾為離,我為坎,我二人離坎交宮,各習其所習可也。”由此可見,天理教起義爆發前馮克善即已從王祥學拳,并“盡得其術”,其中就有八卦拳。

為推翻清朝,一八一三年爆發了天理教農民起義。馮克善積極參加了起義的組織、上司活動,是重要首領之一。

據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記述,清天理教起義一節載:”李文成見林清人才出衆,大喜,共推林清為天皇,馮克善(有勇力)為地皇,李文成為人皇。約定成功後,清得直隸、文成得河南,克善得山東,衆人按志願分割土地。“

天理教農民武裝起義爆發後,直隸、山東等地教徒齊響應。起義軍攻破滑縣,以滑縣為基地同清軍展開了大規模軍事鬥争。最後,由于抵不住清強大的反動武裝,起義軍被圍。馮克善獨自突圍至德州組織援兵,後不幸于獻縣被捕,緊接着李文成等起義軍主要上司人,也在司寨壯烈犧牲。

起義失敗後,馮克善并沒有死。他于河北獻縣被捕之事,據傳是由于其部将楊景、唐有義被捕,馮在做好準備後自首,這樣可免除官府對其衆徒的迫害,後即助楊唐越獄。

他和楊景(綽号飛狐)、唐有義匿于河北饒陽段君道村段緒和(号老緒)處。初以少林寺雲遊僧出現,聲稱其師為法明、法淨,先在饒陽桑園一帶授徒,後到北官莊設了一武場,專門傳授國術,這段生涯大約經曆了二十餘年。此間,馮克善曾幾次易名,至饒陽北官莊一帶更名為趙燦章,号老燦;至蠡縣又改名為馮凱克,字克敏,此時其衆徒内部已知他的真實姓名。

馮等三人授藝的特點是各處所授拳械各不相同,先教十二路華拳,戳腳的初級套路八趟金剛架,八趟金剛錘;教少林拳、八翻手,後傳授的就是較為系統的戳腳了。馮克善等授徒都是當地國術界有名望之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所傳武藝十分注重實用。例如蠡縣趙鍛莊所儲存下的絕命十三槍,絕命十三刀,絕命十三劍就是完全講實用的招法,而且拳論動辄言“兵法”,可見馮等注意對衆徒進行“兵法”教育。

馮克善等所授國術以戳腳為代表形成一個較大拳系,稱為戳腳門。

戳腳門的主要拳術有戳腳(又名九枝子、九番鴛鴦腳)、六合棍、金剛錘、甲子錘、地行拳等。

具有突出特色的器械有槍術:正把羅絲槍、左把羅絲槍、五護斷門炮、易手四門槍、二龍出水槍、絕命十三槍。

刀術:大、小昆侖刀,梅花落枝刀、夜戰八方刀、八卦刀、絕命十三刀。

劍術:文、武三才劍、絕命十三劍。

其它尚有大刀、雙刀、鞭、锏、錘、抓、镋、拍耙、鴛鴦钺、鴛鴦钺、火焰劍、乾坤劍等等。

馮克善在楊景、唐有義的協助下經過二十餘年的授拳過程,豐富、完善、發展了被國術界譽為“北腿之傑”的戳腳,使之成為現在流行于世的規模。

戳腳腿法靈活似臂,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共計九九八十一種不同形式的變化,稱為八十一腿法:套路有文九、武九,二九一十八趟。

馮克善、楊景、唐有義于河北長期授藝,後被清政府覺察,又遭清兵搜捕。馮等再次突圍出走,此後也曾回過饒陽、蠡縣,仍未久留。據傳唐有義死于北京,馮、楊遠走峨眉,不知所終。戳腳拳師中間至今還流傳着不少馮克善等人傳奇式的故事。在“戳腳門十三腳歌訣”中最後幾句道:“十三腳,恩師傳,漂流江湖四十年。王師音容難尋覓,祖祖輩輩念老燦(馮克善)。”(張俊波 劉振民)

武林人物傳奇:北腿之傑馮克善

1,武林人物傳奇:山東黃縣趙乾一

2,武林人物傳奇:湖北武穴的庫伯芝

武林人物傳奇:北腿之傑馮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