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作者:沙恩

冒着細雨,來到武昌得勝橋148号劉家麒将軍故居。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劉家麒生于1894年,湖北江夏人(今武漢市武昌區),早年喪父,由祖父及伯父撫養長大,1905年4月,劉家麒入武昌昙華林一私塾,後考入勺庭中學(位于今武昌區糧道街)。武昌起義爆發後,劉家麒不顧祖父、伯父的勸阻,加入學生軍。後來,他曾就讀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參軍。至1931年,劉家麒已晉升為54師少将參謀長,後又擔任該師第162旅旅長。後來,劉又入南京陸軍大學深造。

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版的《抗日戰争國民黨陣亡将領錄》中記載,1937年9月,劉家麒從陸軍大學畢業後被配置設定擔任第54師師長(少将),他上任後立即随同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率軍北上抗日。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這是一棟有着典型江夏民居風格的老民居。從青石大門進入,經一間廳堂再過一扇花崗岩中門,幾間破舊的老房,屋内昏暗潮濕,牆皮早已脫落了,牆上凹凸不平。屋頂上的瓦片壓得密如魚鱗,四處布滿蛛網、落盡灰塵。對比時下很多名人故居,很難想像這裡是抗日名将的故居,内心有些傷感。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故居銘牌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至上世紀90年代,老宅儲存都完好。其大門臨街,進入大門為甬道,二門内依次為天井、正廳、天井、後廳及後院,沿中軸線兩邊有廂房。1999年,舊居内由房管所安排入住的一住戶不慎引發火災,老宅院大部被燒毀。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劉家麒将軍後人,現賣菜為生。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破敗的院落

探訪武昌得勝橋劉家麒将軍故居

 1937年10月16日淩晨,忻口西北側南懷化陣地。劉家麒将軍親自在陣地前督戰指揮,距離敵人隻有200米。近5000多名日軍向陣地前瘋狂進攻,劉家麒将軍的部隊已經傷亡慘重,隻剩下幾百餘人,但中國官兵們依然死戰不退,雙方戰鬥正進行至白熱化時,劉家麒将軍先被日軍擲彈筒炸傷腹部,緊接着全身中7彈,當場殉國。11月17日,國民政府追認他為陸軍中将。據考證,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武漢籍最高将領。

劉家麒的後人告訴筆者,忻口戰役前,劉家麒奉命前往山西抗敵。臨行的那天,身披戎裝的劉家麒在自家門口最後抱了抱女兒後,就轉身上了路,再也沒有回來。丈夫許國,不必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