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作者:有趣百科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歐政芳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家住花都,越秀山離我們确實有點遠,但幾乎每年,我們一家都會利用節假日去走一走,逛一逛。

女兒小時候,每次去越秀公園,必定興奮上幾天。那時花都還沒有地鐵,去越秀公園玩,意味着可以坐地鐵,可以在外面吃飯,可以買可樂之類的飲料,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遊戲。女兒最喜歡越秀公園裡的金印遊樂場,在那裡可以坐旋轉木馬、過山車、碰碰車、海盜船,飓風飛椅,古堡探奇等等。這些遊樂設施按項目收費,玩完所有的項目也不算貴,花點錢,孩子開心,我們作為家長的,也開心。當然,也有溜滑梯、蕩秋千、以及其它各種不花錢的健身器材可以玩,陪伴孩子一起遊玩。快樂地成長,就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最難忘的的時光。

除了遊樂場,女兒還喜歡看五羊雕像,不厭其煩地要聽我們述說五羊傳說的故事:古時候,廣州地區的百姓,穿的是芭蕉葉衣服,吃的是野果,每天都在饑餓中渡過,生活十分艱苦。突然有一天,天空中出現了五位神仙,每位神仙都騎着一隻長毛山羊,山羊的嘴裡都叼着一串金燦燦的稻穗。在越秀山降臨後,神仙将飽滿的金色稻穗種子和山羊都送給廣州的老百姓,教會他們種植糧食的和養殖山羊的技術後,五位神仙就騎着一束束金色的光芒升天了。而那神仙們帶來的五隻山羊,在繁殖小羊之後,目送着神仙升天後,就地留下,緊緊聚擁在一起,化為五羊石。從此,廣州得名“羊城”……

我家先生,則喜歡研究越秀山上的戰争史。每次去越秀公園,他都要喋喋不休地向我們宣傳:越秀山是一座壯懷激烈的英雄山,是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末天下大亂,趙佗奉命前往嶺南鎮守邊疆,建立了南越王國,在越秀山上修建了越王台;五代十國時期,劉䶮在廣州建立了南漢政權,并在越秀山上築起了歌舞岡供自己享用;鴉片戰争時,廣州老百姓在這裡抗擊過英法侵略軍;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時,在鎮海樓指揮并擊敗了沈鴻英叛亂……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而越秀山上最激烈的戰鬥,要數“廣州起義”。這場戰鬥,為新中國的誕生,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1927年,由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任革命軍事委員長,葉挺任總指揮,葉劍英任副總指揮,12月11日,起義的槍聲打響,起義部隊迅速占領了廣州城區,成立了廣州工農兵政府。後來,遭到廣東軍閥張發奎的反撲,12日,從清早到傍晚,敵人向廣州城的制高點越秀山進行了無數次的進攻。起義軍戰士大批傷亡,堅守越秀山的戰士,最後隻剩下7個人……12月13日,包括徐向前在内的起義軍餘部約1200人被迫撤出廣州市區,向花縣轉移,并在花縣整編成立了紅四軍,奔赴東江與海陸豐農民起義會合……

而我,則喜歡在越秀山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曲徑通幽的條條綠道之中漫步。一邊賞花觀鳥,一邊對着一處處的亭台樓閣,默誦曆代文人墨客們為越秀山所題頌的詩詞。“城上五層高。飛出波濤。三君俎豆委蓬蒿。一片斜陽猶是漢,掩映江臯。風葉莫悲号。白首方搔。蠻夷大長亦賢豪。流盡興亡多少恨,珠水滔滔。”“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試觀百粵聲名盛,離火文明貫鬥牛”“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鬥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嶺南才子屈大均、陳恭尹、方還、丘逢甲,以及湘軍将領彭玉麟等人都曾登上過越秀山上的鎮海樓,并留下脍炙人口的精彩詩篇。這些詩詞楹聯,彙聚這片土地上着生活過前人的才華,展示着廣州深厚的曆史底蘊,是一朵朵守望精神命脈、樹立廣州文化自信的紅綿花,是市民心靈深處那一朵朵美麗紅豔、充滿希望、散發活力的紅綿花。

最近一次去越秀山,是今年的“七.一”前夕。在越秀山從南越路往鎮海樓的路上,女兒回憶起她小時候的一件趣事:“我上幼稚園中班的時候,在這裡,你們還把我弄丢過呢!爸爸湊熱鬧看越秀體育場内精彩的足球比賽,媽媽忙着跑去城牆邊上去拍照,我隻好一個人走在摩肩接踵的遊人之中,急哭了,幸好一個老奶奶幫我打電話找到了你們。哈哈……”想起這件羞人的往事,我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随後,我們和準備升國中的女兒在鎮海樓内的廣州博物館内認真參觀,又一次仔細了解廣州的城史,并在明城牆、鎮海樓前留影。接着從百步梯往下走,繼續遊覽了中山紀念堂、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高劍父紀念館、楊匏安故居,進行了整整一天重溫廣州曆史文化之旅。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選登:最愛越秀山

來源:廣東省文化學會何媒工作室

釋出:何金德導演工作室(媒體矩陣)

推薦專家:孫啟軍

責編:何金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