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視野網12月23日電(大風)趙立凡,生于大運河畔具有千年曆史文化的江蘇古鎮窯灣。幼年時期入讀私塾,師從當地民學孟昭榮先生,讀孔孟習詩書。曆任中央電視台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顧問、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國家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全國書畫院院長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民間文學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家協會書畫院顧問、北京世紀名人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市教育考試指導中心和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全國書法進階研修班進階顧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山水畫研究院名譽教授。現任央視國際畫院院長。
中國書法藝術綿延兩千年,從初期的記事工具,升華到文化藝術,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創造實作的。
書法境界是書法美學的重要審美範疇。我和立凡先生相處50餘年,從墨池耕工到藝術創作,深知書法藝術的難之又難。從立凡先生的書法創作中,深知其作為書法家創作的功力、人格、學識境界的高度結合,才能真正展現書法藝術的境界内涵。清代學者王國維曾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就是藝術的功力、做人的品格、文化的學養。我認為立凡先生畢之追求,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藝術境界。他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個人修養和文化領悟也達到了較高的境界。立凡有過童子功的磨練,受過專門的文化教育。從楷書到行書乃至草書,其作品神韻充分表現了他對書法的領悟力和娴熟的功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書法藝術展現出他的文學和文化的修養。這在他的詩詞創作、國畫創作中也有充分展現。他的書法作品多以個人的詩詞創作為主體,并把書法藝術運用到文學之中,展現了書法藝術的文化境界和哲學境界,這是作者的大智慧和大修養。是以他的書法藝術不是世俗的美,而是出世的美,是大美,自然的美。他的作品多以歌頌祖國大好河山來抒發個人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