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人找不到的人工客服

老年人找不到的人工客服

“您好,這裡是您的客服小助手……”或為節省成本,或為提高效率,自動回答的智能客服已經被各家公司和平台廣泛采用。但在部分平台,老年人想找人工客服根本找不到,隻能和機器人客服苦苦“糾纏”。

難打通:苦等半小時,隻能挂斷電話

“我給一個出入境服務熱線打電話,打了好幾次都沒打通。”北京退休職工張韋義前段時間想咨詢一些港澳通行證的問題,在網上搜尋之後,發現了一個咨詢服務熱線。他分時段打了好幾次電話,最後都無人接聽。

記者嘗試撥打了号碼。一段開場語後,按照語音指令,記者按下了代表“中國公民業務”的1号鍵,随後又選擇了“京籍人員業務”。可按鍵之後,語音服務還在繼續給咨詢者帶來“溫馨提示”,讓人一頭霧水。足足近一分鐘之後,終于來到了可以選擇咨詢業務的步驟。在近3分鐘的點選之後,記者終于聽到了“人工服務請按0”,之後則是“正在為您轉接,請稍候”。可沒想到一等就是半個小時。最終還是未能打通。

找不着:沒有“聯系方式” 不了了之

“70歲以上老人可以學車啦!”前段時間,退休在家的梁士安看到了一則老人可以學車的新聞報道。今年72歲的他,動了去試一試的心思。梁士安想事先打電話咨詢一下車管所,可怎麼也找不到車管所的聯系方式。

“網上無論怎麼搜,都隻能出來12122的咨詢号碼。”撥号之後,語音會給出“機動車業務”“駕駛證業務”等選項。到了第五項,終于出來了“車管總所和車管分所的位址及聯系方式”,但點選之後,系統隻有一長串的位址介紹,最終隻能自己打車去現場咨詢。

同樣找不到聯系方式的,還有銀行的咨詢熱線。

聽不懂:無論問什麼,都回複“對不起”

許多App中的客服系統看似智能,實則無能。有時求助者問了半天,系統卻總是答非所問,無法解決問題。

劉麗梅幾個月前曾經在某視訊網站花100多元開了年度會員,剛開始幾天沒出現什麼問題,可最近幾天再打開平台時,卻發現會員資格沒有了,想看的節目也看不成。劉麗梅想找平台的客服問個明白。

點選幫助與客服後,一個智能客服“管家”彈了出來。管家首先提供了一欄自助服務,包括重置密碼、更換手機号等,随後管家又給出了一些熱門咨詢問題,但就是沒有劉麗梅想問的。她注意到,螢幕的下方還可以自己輸入問題。但無論她用怎樣的話語來表述,這個智能管家都好像卡殼一樣,一遍遍客氣道地歉:“對不起,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請擴大關鍵字範圍,或使用其他方式聯系我們的其他客服人員。”

玩套路:人工客服、智能客服畫地為牢

在某網購平台上,史永根發現了一款“天天領現金”的活動,點選之後,系統提示史永根的“手氣很好”,一下子抽中了499.90元的紅包,還差1毛錢,就可以湊夠500元進行提現。而湊整的辦法,是讓史永根把活動連結轉給微信裡的其他好友。但需要注意的是,湊整必須在24小時之内完成。一天的時間裡,即使邀請了多名好友,甚至連不常聯系的人都發送了活動邀請連結,史永根最終還是沒能補上這1毛錢。

花了大把精力,最終還是功虧一篑,史永根覺得智能客服是不是在故意玩套路。

除了上述問題,老年人在咨詢客服時,還有可能根本得不到回應。

蘇州大學公共管理學副教授劉成良認為,為老人提供公共服務,不能盲目追求技術先進而忽視了服務對象的特質。(部分當事人姓名為化名)

(摘自《快樂老人報》)

作者:

來源: 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