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倉鎮新五村,三峽移民向貴楊可謂小有名氣。在老家的時候,他從沒幹過農活,而現在,成了當地的種植養殖能手,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十年前,為了響應國家号召,向貴楊一家從重慶市雲陽縣水磨鄉鳳凰村遷至我市三倉鎮新五村。
到了三倉,向貴楊一家人被左鄰右舍忙碌的日常感染了。身邊人都在種植大棚蔬菜賺錢緻富,向貴楊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一番事業。他開始虛心向鄰居請教,大家對這位三峽移民也非常照顧,熱心教他種大棚青椒、大棚西瓜。從最初在自家承包地種植一、二畝,三、四畝,發展到後來承包村果林場的土地種植;從最初的竹架大棚發展到鋼架大棚……一家人在忙碌中感受到了充實和自信。
向貴楊不滿足于現狀,又開始尋找其他創業發展途徑。他開始養豬,從起初的6頭豬到來年擴建豬舍養豬60頭,向貴楊積累了經驗,掌握了市場規律。此後養豬規模不斷擴大,建立标準化鋼架豬舍,添置大型飼料粉碎攪拌機等配套裝置。鎮獸醫站幫助他向上申報項目,争取項目資金30多萬元,引導他走規模化、标準化、現代化的養豬之路。按照省級生态健康養殖場的規範化要求,向貴楊強化日常飼養管理,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現在,向貴楊的養殖場年出售生豬2000頭以上,去年養豬年收入超150萬元。
向貴楊富了。他常說,沒有黨和政府的支援,沒有左鄰右舍的幫助,就沒有現在的他。一直以來,他熱心為困難群衆奉獻愛心。春節給困難家庭送慰問品,給重病家庭捐款,幫助困難家庭子女……新時期三峽移民的風采赢得了村民的廣泛贊譽。
如今向貴楊家庭從遷入安置初期的4口人變成了溫暖的9口之家。向貴楊的大兒子先後在弶港、三倉開飯店,生意火爆;二兒子通過努力學習,取得獸醫資格證書,專門負責豬場防疫防病和飼養技術工作,幸福的大家庭正大步邁向美好未來。(記者:丁然)
來源:《東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