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唐太宗酷愛王羲之的書法,得到《蘭亭集序》的真本後,更是愛不釋手,後來這部天下第一行書被唐太宗帶入了昭陵陪葬。

看似是文藝帝王癡心于藝術的故事,但是如果你知道唐太宗是怎樣得到《蘭亭集序》的真本的,你一定會和我一樣鄙視他。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傳到王羲之的後代智永的時候,智永出家做了和尚,後來智永去世,将它傳給了自己的徒弟辯才。

辯才擅長書畫,對《蘭亭集序》十分珍視,終日将它藏在房梁上的暗格裡。

不巧的是,唐太宗也十分鐘愛王羲之的作品,派人四處打探,終于知道了《蘭亭集序》在辯才手裡。唐太宗想方設法的謀取,無奈辯才始終不透露真情。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唐太宗畫像

唐太宗不甘心放棄,于是派禦史蕭翼專門去越州騙取真迹。

這個蕭翼确實很有辦法,他假裝成一個窮書生,帶着王羲之和王獻之的一些雜貼去拜訪辯才。

辯才并不知道這是一個精心布置的圈套,他與蕭翼誠心相交,經常一起飲酒賦詩,讨論二王的書畫。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王羲之故居

辯才已經把蕭翼當做了摯交好友,不再設防,酒酣耳熱之際透露出了自己藏有《蘭亭集序》的真本,并大大方方的把東西放置在桌子上,不再隐藏。

有一天,辯才有事外出,蕭翼終于得到了機會,他偷偷跑到辯才的僧房,盜走了蘭亭真迹。

如果蕭翼就此一去不返,也算他還有良知,覺得愧對朋友,無顔再見,然而他沒有。

蕭翼來到當地官府,命地方官傳來辯才,厚顔無恥的說自己是皇帝派來的,奉旨獲得蘭亭真迹,現在東西拿到了,特意和辯才告别。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這個曾經被辯才視為知己的人,最終欺騙了他的信任,奪走了他師父傳下來的心愛之物,也給了他緻命的打擊,辯才一氣之下,驚悸痛惜而死。

對于辯才的死,不論是高高在上的掌權者唐太宗,還是親身參與炮制事故的蕭翼,應該都是不在乎的,畢竟于他們而言,辯才渺小如蝼蟻,可以随意欺騙和壓榨。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也有過一個類似的情節,賈赦看中了石呆子的祖傳扇子,讓兒子賈琏去買,賈琏買了幾次,不管多少錢石呆子都不賣,後來賈雨村聽說了這件事,就故意說石呆子拖欠官銀,抄了他的家,沒收了他的扇子。

對于這件事,曹雪芹借賈琏的口來評價,說:“為了這一點子事,弄得人家坑家敗業的,也不算什麼能為。”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賈雨村,賈赦,賈琏

貪官污吏用這種下作手段坑害别人,都為人所不齒,更何況這個赫赫威名的唐太宗呢?

然而得到蘭亭真迹的唐太宗并不覺得自己做了一件錯事,他搜羅諸多當世著名書法家,令他們摹刻翻拓《蘭亭集序》,然後把這些摹本賞賜給皇子近臣。

自私的唐太宗在臨終之際,命太子将蘭亭真迹為他陪葬,從此這天下第一行書長眠于地下。

因為唐太宗的私心,世間再無《蘭亭集序》

宋朝詩人陸遊寫詩曰:繭紙藏昭陵,千載不複見。

這是後人遺憾的歎息,也是對唐太宗自私的譴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