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頭皲裂主要是因為乳頭皮膚相對于其他部分的皮膚薄,且乳頭皮膚富有韌性,受到傷害更容易出現裂口、皲裂。在哺乳期發生的乳頭皲裂主要有以下原因:
1.哺喂方式不标準。這種情況主要見于對哺乳姿勢比較不了解的新媽咪,部分媽咪在給寶寶喂奶時沒有把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入寶寶口中,寶寶長期、多次吮吸乳頭頂部,在多次摩擦的情況下可造成乳頭皲裂。此外,媽咪習慣讓寶寶吮吸其中一側乳房,也可導緻單側乳頭皲裂。
2.乳汁分泌過多。一些媽咪乳汁比較充足,寶寶喝不完,可時常發生乳汁外溢繼而導緻乳頭及周圍皮膚被侵蝕,造成糜爛或濕疹,在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理想的情況下導緻乳頭皲裂。
3.寶寶口腔因素。由于寶寶的大腦沒有完全發育,可存在運動功能失調的現象,部分寶寶可能口腔有發炎,在喂奶的過程中,寶寶将乳頭咬破也可造成乳頭皲裂。還有些寶寶長牙齒後,媽咪沒有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也可發生寶寶咬住乳頭,導緻乳頭皲裂。
4.乳頭内陷或過小。乳頭内陷是一種由先天發育障礙引起的乳頭異常症狀,可分為三度。一度乳頭内陷,乳頭頸部存在,而且能輕易被擠出;二度乳頭凹陷,乳頭陷在乳暈之中,但可用手擠出乳頭;三度乳頭内陷,乳頭完全埋在乳暈下方,無法使内陷乳頭擠出。和乳頭内陷一樣,乳頭過小也主要由先天因素導緻。這兩種情況容易導緻寶寶吸吮困難,吸乳時用力過大發生乳頭損傷,如果損傷處理不好,就可造成乳頭皲裂。
5.皂類刺激。部分媽咪比較重視乳頭的清潔,平時習慣用肥皂或乙醇幹燥劑之類的物品清潔乳頭,如果清潔過度,也可造成乳頭皮膚受刺激、破損,繼而發生乳頭皲裂。
部分女性在非哺乳期發生乳頭皲裂有可能是乳頭過度清潔、性生活不當、乳頭受病菌感染、蠅蛆噬咬發生蓮蓬乳等因素導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