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絲綢之路上的古商驿站--鹽津。位于雲南省東北部,巍巍烏蒙山腹地。從歲月的長河中,蕩蕩而來,閃耀着奪目的光芒。這裡,風光優美,青山環抱,綠水蕩漾,生态環保。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着一種美食--鹽津烏骨雞。千百年來,一直滋養着這裡祖祖輩輩的人們。大家都說,鹽津人是幸福的,而飛入尋常百姓家餐桌的鹽津烏骨雞,更把這種幸福诠釋得盡善盡美。
鹽津烏骨雞因起源并主産于雲南省鹽津縣而得名,在當地人人稱它為“黑鳳凰”。它起源于東漢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曆史,是在鹽津特有的溫暖濕潤、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環境中,經過長期自然選育和精心飼養而形成的地方珍禽品種。又因主要分布在昭通鹽津縣及雲貴川三省交界的烏蒙地區,長年生息于崇山峻嶺,飲林間甘泉,食生态蟲草,自然是難得的珍貴,并具味美、保健、藥用于一體而故稱“烏蒙珍禽”。
鹽津烏骨雞先後獲得農業部《中國家禽品種資源名錄》、農業部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工商總局地理标志證明商标、雲南“六大名雞”、中國“十大名雞”、昭通“十寶”等榮譽證書和稱号。
鹽津烏骨雞最适合于生态放養,需選擇果園、林地、草山、農田等牧草和昆蟲資源豐富,空間寬敞,環境幽靜的地點進行放養。
省獸醫研究所許文珍副教授評價:“鹽津就是一個原始的養雞場”,是以,鹽津純種烏骨雞絕不會變成牆内開花牆外紅的景象,而是踏着堅實的步伐在搞好保種、育種、擴種的基礎上去發展商品烏骨雞。

2021年9月17日,雲南省鹽津縣在昆明舉行烏雞宣傳營銷推介會,重構鹽津烏雞品牌,全力助推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讓鹽津烏雞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讓更多市民吃上生态營養、食藥兼補、味美飄香的上等食材。
鹽津縣委書記楊仕翰、縣長宋廷柱攜“鹽津烏雞”,現場列資料、擺執行個體、談優勢,話發展、講述“烏雞”變“鳳凰”故事。宋廷柱對鹽津烏骨雞發展的曆史與現狀,生産與市場,品牌與商機進行推介,與各位來賓分享鹽津烏骨雞的營養美味,分享鹽津烏骨雞的無限商機,分享鹽津發展的重大機遇。推介會上,鹽津縣與本城公司舉行烏雞項目簽約儀式。
雲南本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農業創新新公司,集養殖銷售為一體,積極響應當地政府振興烏雞産業發展。在雲南省鹽津縣普洱鎮箭壩村黃火坪原始森林中建有萬畝生态養殖基地,采用傳統與科學相結合的養殖方式養殖鹽津烏骨雞,貫徹堅持誠信經營、嚴控品質,從本質上解決問題的經營理念,緻力于養殖中國更好的鹽津烏骨雞。
本城農業基地占地一萬餘畝,森林覆寫率高達80%,海拔XXX米,為原生态山林,非常适合高品質烏骨雞的養殖。2020年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并投放10羽雞苗,2020年7月份二期工程完工,目前第三期工程即将完成。公司自建年出欄量達100萬隻以上的脫溫場,從種雞開始選育一直到成品雞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公司均設有嚴格的品質管理及塑源體系,確定我們的每一隻鹽津烏骨均都能達到較高的品質标準。
本城農業願景是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道建立健全各類銷售網絡,以有效幫助家鄉實作快速脫貧緻富為責任,以讓鹽津烏骨雞進入中國千家萬戶為目标,讓中國的孩子吃上一隻安全、營養、美味的鹽津烏骨雞是本城農業的使命
如今,烏雞産業作為鹽津縣重點扶持的地方農業特色項目,居鹽津三大農業支柱産業之首,計劃連續3年每年财政投入7000萬元專項資金進行扶持發展,覆寫帶動全縣易遷農戶和低收入人口增收緻富。種、孵、養、加、研、銷等一體化、立體式的鹽津烏雞特色農業産業鍊業已成型。計劃到2025年,全縣出欄烏雞1000萬隻,實作産值15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