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作者:ELLEMEN睿士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在拍攝前兩天,陳宥維剛剛過完自己的23歲生日。作為年輕演員,他在不斷地用行動消解自己的局限性,用渺小的自我去映射無垠的世界。這個男孩正在用他全部的青春,書寫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ELLEMEN新青年,#ELLEMEN新青年# 在拍攝前兩天,@陳宥維 剛剛過完自己的23歲生日。作為年輕演員,他在不斷地用行動消解自己的局限性,用渺小的自我去映射無垠的世界。這個男孩正在用他全部的青春,書寫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視訊号

《ELLEMEN新青年》

電子刊封面人物正式釋出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ELLEMEN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拍攝的間隙,陳宥維一直在祈禱不要下雨,因為他今天沒有坐車,是一個人騎摩托來到的拍攝場地。場地位于市郊,他風塵仆仆地騎了一個多小時才趕來。沿路崎岖不平,他坐在機車座上,太陽當頭曬着,塵土撲面而來,但在風聲呼嘯中,他的内心很平靜。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騎機車來的決定是臨時做的,平常在市區車水馬龍沒法騎車,好不容易有次機會,他自然不能放過。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出行,還被他視作一次對于自我的磨練。長時間的騎行,光憑借喜歡是不夠的,還得靠堅持。而在陳宥維看來,“喜歡是一種感覺,堅持是一種責任”。他所堅持背負的責任是關于自我的諾言:不斷調整自己,達到最好的狀态。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愛上騎機車,最初是因為它的簡單純粹。這是一件靠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動用的是自己的肢體和思維,考察的是最基本的控制力。後來,騎機車逐漸變成一場修行。騎上車,他的注意力就全部放在了人和機器的配合上,無暇去顧及任何其他的事情,達到一種專注的巅峰狀态。是以這一路騎來,盡管條件惡劣,他仍舊樂在其中。另一些需要專注去做的事情,比如做飯,也在成為他的愛好。

但他并非完全波瀾不驚,如同所有剛邁入社會的年輕人一樣,他也會感受到外界的壓力。“會擔心自己演的别人不喜歡看,會在意别人的看法,”陳宥維說,“焦慮的點還在于我會跟别人去比較。”但是這樣的焦慮隻在日常生活裡冒出來,在正式開演之後,他會把這些情緒抛之腦後,專注于眼前的戲。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如何在外界嘈雜的聲嚣裡,聚焦心神在自己的事業之上。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陳宥維所經曆的修行,不是苦大仇深、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艱難功夫。它是一種随心而動的調整,很多時候隻是臨時起意。就像拍攝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就想去樓下跑步,跑完之後大汗淋漓,他感到暢快又舒服。運動也是一種控制自我、達到專注的方式,他依舊覺得享受。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輕松的修行讓他變得更容易去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因為專注,是以可以濾去雜音。而他内心在不斷的觀照中顯得更加澄明,這是他日趨成熟的标志。“我總覺得我對自己了解得更加清楚了些,比如說,每次做判斷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到底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他說。在自省和磨砺裡,時光悄然飛過,留下了更純粹、更通透的陳宥維。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過去半年,陳宥維一直待在劇組。對于他來說,劇組的生活反而是更“容易”的。容易代表着規律、受限制,不用想太多,也不必花心思消磨時間。而他也從來沒有感覺到過什麼不适應,因為一直以來,他都過的是沒有太多負擔的輕松生活,天生就擅于适應。每次進組,他都隻帶一點點東西,對于生活條件沒有特别的要求,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一定要滿足的習慣。空空的雙手也意味着可以擁抱更多。“我在告訴自己,盡量不要養成習慣,什麼事情都去接受。”陳宥維說。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在他的世界裡,接受本來區分為主動接受和被迫接受。新鮮好玩的東西,自然會主動接受,被迫接受的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批評、指責或者流言。但是現在,兩者之間的界限在緩慢消失。他發現那些被迫接受的事情,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給他留下了成長的烙印。他會說服自己,把原本抗拒接收的事物,主動地照單全收。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他處在一個開放的狀态裡,這和過去的他截然不同。他自我評價是一個很“倔”的人,而倔強的人往往太關注自我,接受度沒有那麼廣泛。但是在打開自我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和事被他納入視野,他不在糾結于一些本該無所謂的是非。這樣的改變落實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裡,之前,他會執着于不想化妝,但是慢慢地,他開始覺得一切都可以接受。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這對他的自我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他發現,自我消化、調節的訣竅是要靜下心來,專注地思考。于是他愈發迷戀那些專心緻志的時刻。他還總結了靜心的法則:“專注才能專一,專一才能心靜”。一趟旅行同樣教會了他這些。生日之前,他去了一趟川西高原。在壯麗的自然風景裡和奔波的旅途中,他有了新的人生感悟。“我們要更多地去消整自大和狂妄,保持敬畏,但同時也不要那麼地自卑。”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開放的态度幫助他找到了更多的共鳴。在他看來,共鳴是和别人的想法達到同一頻次,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在那樣的瞬間,他感覺到自己被人在乎。這促進了他的自我認同,也讓他發現了更多的朋友和夥伴。而這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一顆預備接受好未知的勇敢的心上。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在《演員請就位》之後,陳宥維的狀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根據他自己的叙述:“我沒有那麼着急了,很多事情我會等一等,再等一等,仔細想一想。”他不再有那麼急于求成,也沒有那麼想得到一個确定的答案,更在乎過程是什麼樣的,在乎自己經曆了什麼。“這是我不着急的一個表現。”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他不着急于去檢驗自己的成長。“人在發生改變的時候,自己是看不到的,”他說,“我也不知道我到底長沒長高,我的心到底是變寬了還是變窄了。”但他知道自己在不斷前行,把經曆過的那些重要時刻甩在後頭。在節目裡的那些演戲片段,盡管他再也沒有過那麼輕松、那麼快樂的時期,但是他還是從這些時刻裡走了出來,繼續向前探索。與過去告别,對他來說也不是難事。有些人的告别非常熱情,有一些人會依依不舍,但陳宥維總是淡然。“我相信總會再見。”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未來會有什麼,他不着急去一探究竟。他總是說自己很幸運,是因為他對即将到來的一切保持敬畏和感恩。而這一切具體包含着什麼,他更希望自己慢慢去體會。或許是坦途,也或許有挫折,但他都準備好了去體驗。也正是因為對于未來的泰然,答案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在等待答案的過程裡,很多人或許會陷入迷茫。如果按照世俗的标準,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迷茫的标志是看他有沒有對未來堅定的目标,那陳宥維無時無刻不處在迷茫當中。過去的采訪裡,問他有沒有類似的目标或規劃,他都難以回答。他當然會有要做到一些事情的想法,因為他是一個很上進的人。“但那個不是目标,那個是欲望。”陳宥維清楚地分辨着理想和欲念的差别,他并不想直接服從于自己的願望,而是想找到一個清晰的理想。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我迷茫嗎?”陳宥維問自己。他得到的回答是:“我不迷茫。”“你真正感到迷茫無從選擇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你不清楚你要什麼。而我當下有很多事情,應當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做,沒有什麼好迷茫的。”對于結束完采訪的陳宥維,他當下要做的事情就是騎着機車回家。在太陽徹底落山之前,他騎上車,與從業人員告别。

新青年|陳宥維:青春是一場修行

摒除迷茫之後,陳宥維面前鋪開了一條更加開闊明朗的道路——隻需要撇開雜念,專心于做好眼前的事情,所等待的事情一定會如期而至。當然這不是輕易就能做到,它要求人專注、沉穩、付出自己的決心。而作為這條道路上的前行者,陳宥維正在努力擁有這些品質。少年的修行仍在繼續。這場修行包含着磨砺、接納以及與自我的對話,但一切都值得,因為它指向一個堅實而明亮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