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變,生命在延續,觀念有改變,這都是無可奈何的人生之旅所造成的。于是,我也對自己的筆誠實,寫下現在的自己,這也是我所堅持的寫作方向。”——三毛

客廳的角落裡已經堆起了五個紙箱,那是我擺滿了兩個書架和一個書桌都仍然無處安放的書們。
搬到這個三十平不到的陋室已經兩年多,入住的時候,隻有一個雙肩包,裡面裝了兩件秋裝兩件夏裝和五本書,是我來深圳時的全部家當。第一個冬天,買了雙旱冰鞋,下班回家就在屋子裡溜着玩兒,那時的房間真是空曠的惬意。
現在呀,兩個衣櫃兩個書架淩亂的書桌和梳妝台,鞋櫃再也塞不下新買的鞋子,還有一個櫃子專門用來放吃貨的零食和糖果,有時候看到這滿屋子的“生活”,恨不得一口氣全部丢掉,東西多牽絆也就多了,而我可是一個想要一身輕的行走天涯、浪迹四方的人啊!
可卻什麼都抛不下,什麼都不舍,而且還在被欲望控制着不斷的添置新的東西。但有時這滿屋子的淩亂又讓我覺得踏實,畢竟是它們充實了我的生活呀。無聊寂寞的時候,不需要對着窗外對面的高樓空洞的發呆,還可以讀書,可以吹陶笛,可以做手工,可以一邊趴地上練習橫叉一邊看電影,可以穿上旱冰鞋去馬路上摔跤……
網上有個問題“為什麼很多看起來很和善的人,卻總是獨來獨往”,有人說“待人和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但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不想把太多複雜的關系請進生命裡,因為很多事都是要一個人去完成的,閱讀、學習、行走、思考,人多隻是熱鬧了生活,卻不一定能豐富生命。至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喜歡“蜻蜓點水”的遇見,給予彼此彼時彼刻所需要的溫暖,然後繼續一個人上路。
雖是獨來獨往,可其實也是愛滿人間了。
這兩個月前後有将近一個月的時間不在深圳,遊了雲南,回家幫爸媽幹了農活,去北京爬了長城,讀了14本書,看了48部電影,寫了10篇文章,做了一個手工包,豎叉腳下加到第三塊磚,駱駝式手終于抓到了腳後跟,蛇王後彎腳也碰到頭了,存款花光給自己找了個兼職維持生計,雖然月光但既保證了溫飽又做着那麼多喜歡的事,總算沒有讓生命做賠本的流逝。
将近半年了,一直在讀散文,慢慢的似乎也讀出了一些從前未明白的東西,張曉風說“散文就是爬藤花,有一種走到哪裡就開到哪裡的揮灑。爬藤花看起來漫不經心,等開完了整個季節之後回頭一看,倒也沒有一篇是沒有其章法的。”
從前的文章雖也是身邊事,但總叙述的那麼匆忙,急于在最後總結出一個道理,一份自以為了不起的領悟,現在想來,實在是有些捂臉自愧。
是前年了,微網誌上的朋友寄給我幾十本八九十年代的舊書,喜歡舊書,喜歡那種粗糙的印刷,不像現在的新書那麼富麗,但内容上卻比新書夯實的多。雖然深愛這個時代,但面對那些印刷浮誇内容空洞的書(如我手邊的兩本,同一個作者同樣的厚度,90年代的舊書裡有35萬字,而16年的新書隻12萬字),我真的想早生幾十載。
這兩個月都在讀三毛,90年代的舊版,雖紙張透薄而泛黃,卻覺得那是時光的風韻。
2019年最後兩個月喜歡的書
"是什麼支援我浪迹天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對大地萬物的那份欣賞。” ——三毛
萬水千山走遍(中南美紀行)——三毛
夢裡花落知多少——三毛
高原的百合花——三毛
溫柔的夜——三毛
哭泣的駱駝——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随想——三毛
鬧學記——三毛
談心——三毛
清泉的故事——丁松青著 三毛譯
愛默生家的惡客——木心
怎樣愛你也不夠——池莉
張曉風經典散文——張曉風
我是膽小鬼——餘華
2019年最後兩個月喜歡的電影
The Help
光輝歲月(因為它我愛上了橄榄球)
被解救的姜戈
為奴十二年
卡特教練
點球成金
通天塔
七磅
綠區
最爽的一天
偷天換日
你丫閉嘴!
逃獄三王
全民情敵
緻命魔術
因父之名
禁閉島
看不見的客人
國家公敵
海灘
謊言之軀
蝴蝶效應
偷拐搶騙
更好的生活
美食、祈禱和戀愛
契克
二手獅王
第六感
好人寥寥
馬文的房間
靈犬賓果
老爺車
美少年之戀
特警新人類
20 30 40
鬼子來了
看上去很美
開心家族
如果你覺得沒有好看的書,沒有好看的電影,沒有好玩兒的事,那一定是你見識這個世界太少了,那些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即便長生不死都永遠學不全,看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