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十多年前,那會剛買了車,就想刻錄幾張CD放在車上聽,于是就到處找歌,無意中找到了《Start From Here》《i love you》這兩首歌,那段時間幾乎循環播放,那懶散性感的聲調和富有韻律的旋律,聽起來非常舒服。那段時間的咖啡廳中,滿滿都是這兩首歌的曲調,風靡一時。特意去搜尋了一下,才知道這兩首歌是被譽為“爵士女神”的王若琳的主打作品,這就是我對爵士樂的最初印象。
爵士樂的起源是一種抒發對生活和情感的向往和釋放,講究即興發揮,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源于美國,誕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奧爾良,音樂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來源:百度)

由英國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默文·庫克編著的《爵士樂編年史》是一部講述爵士樂發展前世今生的傳記作品。本書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從爵士樂的起源開始,詳細介紹了重要時間節點和發展階段,以及在近兩百年的時間裡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作品、演唱會、專輯等等,以大事記的方式仔細羅列了爵士樂的發展曆程,讓人們更為了解和熟知這種藝術形式的方方面面。
藝術來源于生活,但生活并非一路暢通。19世紀美國種植園裡的奴隸保持的西部非洲隐約傳統,逐漸地與歐洲古典音樂的調性和結構相結合,形成了一種令人興奮的全新的藝術形式。這種音樂風格,輕松暢快,朗朗上口,旋律更是引人入勝。斯科特·喬普林将這種“拉格泰姆”風格精心轉變成為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這便是最初的爵士樂形式。
從新奧爾良到東海岸,從風格到觀念,現代爵士的誕生,以及新千年的布魯斯,跨越百年藝術的爵士樂特點極其多樣化,它将傳統音樂與文化再編譯,以一種更加随和和炫目的風格展現在人們眼前。通常來說,每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都無法避免社會的動蕩和戰争的洗禮,再就是貧富差距和不公平的環境造就,是以,爵士樂的發展跟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一路走來都不停的融合變化,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特形式。
書中非常難得的收錄了350多張關于爵士樂發展曆程的老照片,相較于文字,照片展現的形式必然更加直覺。從人物到專輯,從海報到演出現場,從手稿到樂器,再配以詳盡的文學資料,就構成了音樂愛好者手中這本分量十足的《爵士樂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