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作者:栾文勝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詩人之子,其電影影像中迷人的詩意和深邃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震撼。《雕刻時光》一書對于每個愛電影和愛創作的人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單看英格瑪·伯格曼對其評價,就可以對其造詣有一深刻的領悟。伯格曼說:“初看塔可夫斯基的影片,仿佛是個奇迹。蓦然我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房間的門口。過去,從沒有人把這房間的鑰匙交給我,我一直都渴望能進去。而他卻能進入其中,行動自如,遊刃有餘。”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電影《潛行者》,一部充滿潛意識象征和意象的傑作,像是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清晨,幽暗中,潛行者準備起身,悄無聲息離開,與另外兩人彙合,前往一片恐怖黑暗的所在。他不顧妻子勸阻,與一個作家和科學家一起,踏上了死亡之途。該片榮獲第三十三屆戛納電影節天主人道獎。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其他能展現其創作成就的電影還有:《鄉愁》、《鏡子》、《壓路機與小提琴》等。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關于創作,塔可夫斯基說:“傑作是在緻力于傳達精神理想的過程中誕生的。藝術家的認知與感受也正是在這些精神理想中産生的。如果他熱愛生活,渴望去認識它、改變它,讓它變得更好,也就是說,如果藝術家緻力于提高生活的價值,就不存在作者通過主觀想象與内心狀态的過濾器去描繪現實的危險,因為這總是為了追求人類心靈完善的結果。世界的形象,以其感覺與思想的和諧,高貴與冷靜的調和将我們俘獲。”

在《雕刻時光》藝術中,關于創作、藝術和藝術家的使命,有着很多精辟的論述。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人們在接觸到傑作時,會聽到藝術家本人在創作中聽到的召喚。作品一旦與觀衆建立起聯系,就會令觀衆體驗到一種崇高的心靈淨化感。在使作品與閱聽人相統一的某種特别的生物場中,我們内心美好的一面會得以表露,我們渴望将其釋放。那一刻,我們會認識并發現自己的情感深處有着無限潛能。”

他的一生非常短暫,隻有五十四年。 《伊萬的童年》,他的第一部長劇情片,于1962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其最後一部作品榮獲1986年戛納影展評審團特别獎,這部作品的名字是:《犧牲》。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潛行者:穿過黑暗夢境之澤的狼

栾文勝,筆名鑄劍。作家、編劇。魯迅文學院首屆編劇班學員。多部小說在中國大陸獲獎并出版。其小說《合法婚姻》改編為電視劇《先結婚後戀愛》,并任編劇之一。該劇在央視及各大衛視播出。有作品在《當代》、《中國作家》、《飛天》等雜志發表。已出版作品《合法婚姻》、《沉默的馬》、《換槍》、《蒼茫大地》、《父親的秘密》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