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邢曉婧 張卉】26日,自然資源部在其官網和釣魚島專題網站釋出由其組織編寫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地形地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國際問題專家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而日本近年來企圖封殺中國對于釣魚島的研究和介紹,捏造不實之詞對國民進行“洗腦式教育”,這種單方面剝奪公衆知情權的做法非常危險。
公開資料顯示,《報告》通過系統梳理曆史長期調查資料,結合最新高分辨率衛星遙感調查成果,持續跟蹤掌握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海底地形地貌狀況,進一步補充完善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基礎地理資料體系,對釣魚島資源管理與生态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劉江永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毋庸置疑的。日本最近夥同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對中國顯示強硬立場,特别是在美日外長與防長“2+2”會談和美日首腦會談的聯合聲明中,促使拜登政府再次承認“釣魚島适用于《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日本“帶節奏”的做法緻使中日關系出現嚴重倒退,使得不了解真相的日本群眾對中國的好感度持續走低。他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必要依據事實,将釣魚島的情況進一步公之于衆。
“中方釋出《報告》不僅是地理作為,也帶有強烈的外交信号。”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日試圖以一種在國際社會制造混亂的方式混淆中國關于釣魚島的主張,此時釋出報告是要向世界各國再次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同時提醒美日等國,如果處理不好釣魚島問題,不尊重中國主權的話,将面臨嚴重後果。
劉江永介紹說,中日之間對釣魚島主權的歸屬認知留有争議,為維護大局,兩國曾就擱置争議達成共識。日方現在“不承認争議”“不承認擱置共識”的做法,導緻釣魚島問題成為目前中日關系中的瓶頸,也是最容易引起民族情緒對立以及兩國關系緊張的問題。
這名釣魚島問題專家解釋說,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執法巡航常态化,展現了中國對釣魚島領土主權的維護,而日本國内卻對此出現負面聲音。以此為背景,加強有關釣魚島主權歸屬法理以及自然狀況方面的介紹,有利于日本群眾和國際社會認識釣魚島的相關情況。
在采訪中,劉江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最近幾年企圖封殺中國對于釣魚島的研究和介紹,同時在日本國内捏造不實之詞,形成簡單的外交口徑,對國民進行“洗腦式教育”。而且,日本刻意回避針對釣魚島問題的讨論,哪怕是公開的學術讨論。
在此前一場關于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的研讨會上,劉江永曾和日方專家當面對質,确鑿的史實資料和證據讓對方啞口無言。會後,日方找到會議主辦方,表示“以後不要再讓劉江永參加研讨會”。日方随後又找到劉江永說,“你們中國這麼大,日本這麼小,就把釣魚島讓給我們吧”。
“日方的種種做法充分表明了日本的‘心虛’,”劉江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為防止擦槍走火,一方面要進行危機管控,保持克制,但更重要的是,要公開透明,讓事實大白于天下。“日本不能單方面剝奪公衆的知情權,這種做法非常危險。”他說。
李海東認為,美國做事的方式通常是“犧牲他人滿足自己”,萬一日本和中國發生沖突,美國對此隻會“煽風點火”“樂見其成”,幫助盟國日本的“機率不高”。
中國外交部曾多次表态,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海警在釣魚島海域開展巡航執法活動,是中方依法維護主權的正當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