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年代的庫裡——拉烏夫的故事及其黑化之路

90年代的庫裡——拉烏夫的故事及其黑化之路

顯然,斯蒂芬·庫裡改變了NBA。但假如我要告訴你,90年代就有一名球員的球風幾乎和庫裡一模一樣呢?

可能第一個在你腦海中閃過的名字是斯蒂芬·庫裡的父親——戴爾·庫裡,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為夏洛特黃蜂隊效力。戴爾也是個神槍手,但他的球風不像他兒子。90年代的還有其他神槍手,比如雷吉·米勒、戴爾·埃利斯,甚至雷·阿倫,但這些球員的打法都和斯蒂芬·庫裡不一樣。

在庫裡之前,打球最像庫裡的球員的名字正是默罕默德·阿蔔杜爾-拉烏夫。在這個年代,你們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阿蔔杜爾-拉烏夫這個名字,如果被我言中,那極有可能是有意為之的……

關于這一點,容我們稍後再談。首先,讓我們先聊一聊默罕默德·阿蔔杜爾·拉烏夫是誰。1969 年 3 月 9 日,阿蔔杜勒-拉烏夫是以克裡斯·韋恩·傑克遜的名字出生的。

拉烏夫成長于密西西比州第二大城市格爾夫波特。他是和他的兩個兄弟在一個單親家庭被撫養長大的。拉烏夫有一個艱辛的童年,不僅是因為他在極度貧困中長大,而且在17歲還被确診為中度的圖雷特綜合征(注:一種嚴重的神經紊亂症),是以沒上四年級。哪怕是在處理這些身體的和心理的問題時,拉烏夫還是在他所就讀的高中(格爾夫波特高中)成為了一名明星球員。拉烏夫在他高中最後一年場均得到 29.9 分和 5.7 次助攻。他這一年的出色表現也讓他成功入圍麥當勞全美比賽。在 1987 年和 1988 年,他兩次被評為“密西西比籃球先生”。而在那時他還是個高中生,他還從來沒有打過正式的籃球比賽,這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

那時,他在午飯時間在外面練習投籃,中學女子籃球隊的教練恰巧路過,看到了拉烏夫的天賦,于是她敦促拉烏夫的母親,讓他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盡管還不知道籃球規則,但在第一場比賽中,拉烏夫就拿到了 24 分。

之後,拉烏夫進入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為LSU的老虎隊效力。僅僅是在他的第三場比賽中,拉烏夫就在對陣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的比賽中射落 48 分。就在這一年的晚些時候,拉烏夫在對陣佛羅裡達大學隊的比賽中得到 53 分,創下了大一新生的得分紀錄。這是一次讓人印象深刻的得分壯舉,尤其是對于一名新生來說,但對拉烏夫來說這還沒完。

在1989 年 3 月 4 日對陣密西西比大學隊的比賽中,拉烏夫砍下 55 分再次重新整理了大一新生的得分紀錄。此外,他還命中10個三分球,一舉創下生涯三分球新高。讓這場比賽更加特别的是,密西西比大學的傑拉德·格拉斯也攻下了53分。他們倆合計砍下的 108 分,是東南聯盟比賽有史以來同場得分最高的兩人。

默罕默德·阿蔔杜爾-拉烏夫的大一生涯無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他的場均 30.2 分和 965 分的總得分,在當時都創下了NCAA大一新生的記錄。這也使得拉烏夫當選了東南聯盟年度最佳球員,以及入選全美第一陣容。之後,僅僅多打了一年,場均得到 27.8 分,拉烏夫便結束了他的大學生涯。他連續第二年當選東南聯盟年度最佳球員和入選全美第一陣容。

在路大待了兩年後,默罕默德·阿蔔杜爾-拉烏夫宣布參加 1990 年的 NBA 選秀,随後首輪第三順位被丹佛掘金選中。

拉烏夫為進入 NBA 做好了準備,他将自己的打球方式和水準延續到了職業賽場。在場均僅 22.5 分鐘的出場時間裡,拉烏夫場均可以得到 14.1 分和 3.1 次助攻,成功入選了NBA最佳新秀二隊。在随後的五個賽季中,拉烏夫的場均得節節攀升,分别得到10.3、19.2、18.0、16.0 和 19.2。1995 年 12 月 8 日,拉烏夫在對陣猶他爵士的比賽中得到職業生涯最高的 51 分。

拉烏夫的比賽可不止高得分,更重要的是他的打球方式。在那個年代,最好的射手通常是借助掩護彈到三分線外,接球投3分,或者是定點接球然後遠射。然後我們迎來了拉烏夫,他可以像阿倫·艾弗森一樣運球,像雷吉·米勒一樣為自己創造投籃機會然後遠射。這方面,在當今的 NBA 中也不多見。

拉烏夫最讓人銘記的比賽是在 1996 年對陣邁克爾·喬丹和他的 72-10 的芝加哥公牛。但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要提醒諸位的是,這不是拉烏夫第一次與邁克爾·喬丹決鬥,而且我指的也不是他們在NBA早些時候的對位。

1980 年代晚期的某個時候,拉烏夫還是個高中生,他參加了由邁克爾·喬丹主辦的籃球活動。在活動期間,喬丹從人群中挑中了拉烏夫,和他進行了一對一的比賽。據拉烏夫所說,第一個回合他控球時,他假裝向右突破,但走了左路,然後變向突破喬丹上籃得分,正如他所描述的,“(喬丹)隻能聞到我的尾氣”。然後,在他第二次控球時,他用交叉步過了喬丹,再次上籃得分。結果,這使得喬丹不得不搶過球,然後讓他坐下。

當然,現在還沒有視訊證據表明拉烏夫在還是一名高中生的時候就能在GOAT喬丹身上連續2次得分,但和之前提到一樣,他最引人注目的比賽是對陣喬丹以及當季最終取得 72 場勝利的芝加哥公牛。

那是1996 年的 2 月 4 日,芝加哥公牛帶着18 連勝和 41勝3負 的戰績來到了丹佛。而掘金此時的戰績隻有難堪的 18-26。但這對拉烏夫和丹佛掘金來說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半場以 68-43 領先,力壓公牛。僅僅是上半場,拉烏夫就得到23分4籃闆5助攻。丹佛的球迷覺得自己的主隊要迎來一場輕松的大勝了,但他們忘了作為對手的芝加哥公牛隊中有個人叫邁克爾·喬丹。這位史上最佳球員在第三節砍下了他全場39分中的22分,硬生生讓比賽又恢複了懸念。拉烏夫下半場隻得了9分,但在比賽還剩52.6秒時他命中了一個緻命跳投。這個跳投讓掘金得以領先 4 分,并最終以 105-99 獲勝。

對公牛的勝利自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更重要的是拉烏夫向人們展示了他作為一名射手可以有多麼的出色。在罰球命中率上,他兩次領跑全聯盟,包括在 1993-1994 賽季,他因為罰丢了一個球,而錯失當時的罰球命中率記錄。他在罰球線上有着驚人的95.6% 命中率。

接下來,你會認為拉烏夫在 NBA 的随後幾年将會變得家喻戶曉對吧?但是我要告訴你,并沒有。最主要的是為什麼呢?他有天賦,為什麼他的星光會這麼快消逝?

直截了當的回答是默罕默德·阿蔔杜爾-拉烏夫不是 1990 年代的斯蒂芬·庫裡,他是 90 年代的科林・卡佩尼克(譯注:NFL舊金山49人隊四分衛,因比賽開始奏國歌時跪下而知名)。

1996 年,作為一名驕傲的穆斯林,阿蔔杜爾-拉烏夫表示,他将不再為國歌行禮,因為“他覺得這面旗幟代表了暴政和壓迫,他決意不再為他不相信的東西行禮。”

就他的國歌聲明發表後,拉烏夫收到了死亡威脅和仇恨郵件。NBA也對他禁賽一場。在他缺席比賽的兩天後,拉烏夫與聯盟達成了協定,這樣他便可以繼續上場比賽。奏國歌時他會站立着,但他會緊閉雙眼并低頭看着下方。拉烏夫承認在奏國歌時,他會默念伊斯蘭祈禱詞。他說他是為那些在各行各業中受苦的人和有種族背景的人們才這麼做的。

在1995-1996賽季結束之後,掘金交易了他,哪怕他場均得到全隊最高的19.2分和6.8次助攻。拉烏夫将為薩克拉門托國王又打了兩個賽季,不過,他的上場時間逐漸減少了。在 1998 賽季結束後,他的合同也到期了,甚至一份兩年的試用合同都沒有NBA球隊願意提供。

2001年的時候,溫哥華灰熊給了他一次在NBA打球的機會,但他場均隻能上場11.9分鐘。2001年之後,沒有哪支NBA球隊願意在他們的大名單上給他留一個位置。是以,這位神射手從此離開了 NBA,但不幸的是,他并沒有遠離那些因為他的國歌立場而反對他的人的審視和騷擾。

在2001 年,他的房子就因為經常被噴上種族主義塗鴉而被燒毀。即使面對這種仇恨,拉烏夫仍不為所動。他希望能為有色人種和受壓迫群體伸張正義。當拉烏夫還在 NBA 打球時,在他的球隊在客場的時候,拉烏夫會進城和人們交談,試着幫他們解決問題。媒體 SBNation 的記者埃迪·梅索内對拉烏夫是這樣評價的:

“拉烏夫確定在丹佛掘金隊的每次客場之旅都進城裡,一個接一個的與在作為父親、受到監禁和毒品方面有問題的男人們交談。拉烏夫的動力來源于他對 Malcolm X(譯注:美籍伊斯蘭教士) 的日益欣賞,這種欣賞始于大學教練戴爾·布朗給他的書。他将自己的公開演講方面的工作視為他的麥加朝聖之旅。NBA Cares 應該會喜歡這些。”

是的,假如在當今 NBA 中,拉烏夫會是一個英雄,然而相反的,但在他那個年代,他卻被逐漸黑化。但拉烏夫并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對于他們,他有話要說:

“不管我是破産了,抑或是他們奪走了我的生命,無論是什麼,我都堅守原則。對我而言,這是比财富和名聲更有價值的東西。”

默罕默德·阿蔔杜爾-拉烏夫是科林・卡佩尼克的堅定支援者,随着卡佩尼克的抗議和 NBA 作為一個大家庭将不公正現象推到前方,也許拉烏夫為他所代表的社群的平等夢想終将會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