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當年《人民的名義》曾讓某高官 " 對号入座 ",認為 " 高育良 " 影射自己,想盡辦法試圖禁播該劇?

10 月 12 日,江蘇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王立科被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行賄罪作出逮捕決定。10 月 21 日,著名編劇周梅森的新劇《突圍》登陸東方衛視,該劇原名《人民的财産》,被稱為《人民的名義》姐妹篇,拍完已經壓了近 3 年。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曾經創下收視神話的《人民的名義》,收官後再無重播。2021 年 9 月,王立科被有關部門立案審查後,《人民的名義》總監制爆料:王立科曾說該劇 " 影響黨政法隊伍形象,具有極大危害性 ",曾試圖讓電視劇停播。這個消息在網絡掀起軒然大波,一度盛傳王立科是 " 高育良 " 和 " 祁同偉 " 的人物原型。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10 月 28 日,《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接受 ZAKER 哈爾濱記者采訪。不愧是寫反腐題材的頂尖作家,周梅森一張嘴就能看出文人傲骨,坦然承認《突圍》為了過審被大幅删改過," 修改了不止 1000 處 ",删了十幾集。王立科當年的确曾拼命打壓《人民的名義》,包括寫信給公安部要求禁播。但這事周梅森說 " 真是冤枉 "," 寫《人民的名義》的時候王立科高高在上,滿嘴人民,給我們上着課,我怎麼可能寫到他呢?我怎麼鬥膽能想到他呢?他是對号入座,自己有嚴重的問題,他涉及的贓款,超出了‘高育良’和‘祁同偉’的總額還要多,但他不是我的原型。"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從《人民的名義》裡的貪腐官員,到《突圍》中的國有資産流失,總會有人将劇中的人和案件與現實對标,來問周梅森寫的是不是某人?或者是某個案子?他明确回應:自己所有的作品都稱不上 " 有原型 "," 像《人民的名義》是一個個案件,很多案件大家都知道,不能說是某個原型。《突圍》寫國企改革,我沒有寫任何一家企業,是綜合了各家企業的故事。就像有作家講的:鼻子在浙江,耳朵在山東,眼睛在上海。"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周梅森在國企家庭長大,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國企工作,《突圍》是他一直想寫的題材。小說在《人民的名義》拍攝期間開始創作,幾十年的生活積累就是靈感來源,林滿江、石紅杏、齊本安這些人,已經在他腦海裡浮現許久,輕車熟路,半年時間就寫完了。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秦岚飾演的報社女社長經常絞盡腦汁想從企業搞錢,被媒體人調侃 " 好像看到我本人 "。周梅森的太太、《突圍》的另一位編劇孫馨嶽就是報社出身,現階段報社面臨的狀況,她非常清楚。" 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包圍之中,突圍是非常困難的。" 周梅森說,報社的戲被删掉了不少,被認為 " 太灰了。"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突圍》開播後,闫妮的演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被吐槽把 " 心機女 " 石紅杏演成了喜劇。周梅森力挺闫妮," 我很痛心,看到很多水軍潑髒水式的批評闫妮。可能有觀衆覺得她為什麼要這樣表演?選石紅杏的演員時,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我想象的女主角不是刻闆的千人一面,冷冰冰、霸氣、模式化的,我需要一個感情豐富、人間煙火氣,而且能夠适應劇情的女主角。我選擇闫妮,現在證明是對的,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具有鮮明特色的女高管形象。"

拍石紅杏結局那幾場戲時,他在現場看了回放,當時就跟闫妮說:" 如果不是你演,這個人物的結局我可能會修改。要是功力差的演員,絕對不可能把這種決絕、非常複雜的一面表現出來。"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通常編劇很少點評演員的表演,怕得罪人,但周梅森沒有拒絕,把主演幾乎全說了一個遍,說靳東 " 走出了霸道總裁的套路,把人物的複雜感演出來了。這個人物面臨很多選擇,他不是沒有猶豫,不是沒想過退卻,但最終堅持住了自己的原則,抗争到底。"

當年周梅森被一位優秀的共産黨員感動,創作了《人間正道》,這是他創作轉型的契機。這位叫李仰珍的黨員是原徐州市委書記,已經去世多年。" 他讓我看到了黨員幹部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奮鬥與犧牲。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我把看到的很多東西,都借着《人間正道》寫出來了,從此一發不可收。"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當時《人間正道》引發了幾十名官員聯名告狀的風波,後來的《國家公訴》也進行了 800 多處的修改,周梅森的作品開始頻頻 " 惹事 ",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命運多舛。周梅森早有心理準備," 我的作品總是面對社會現實,面對着很多尖銳的問題。我力圖講真話,起碼不講假話,可能會和一些審查官員的看法形成沖突。正因為有這種困難,我覺得即便很多人放棄了,但我必須堅持。如果我也放棄,類似《人民的名義》和《突圍》這樣的作品就要絕迹了。"

堅持、不放棄!這是記者采訪周梅森老師時,聽到的最令人高興的話。

" 在這麼一個崛起的年代,各種社會沖突暴露出來,這都很正常。要有勇氣正視這些沖突,不能在沖突面前閉上眼睛,真實是作品的生命。如果現實題材都變成了好人好事的記錄,我相信市場和老百姓也不會喜歡的。" 周梅森說。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高雲

編輯:王悅

《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熱播!曾被壓三年,修改1000多處|編劇周梅森專訪資訊量極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