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在行業普遍面臨“晶片”危機的當下,諸如BBA等在内的許多友商,要麼“缺芯”難提車,要麼提車還得各種直接或變相“加價”。林肯中國及冒險家PHEV,既不缺芯、更不會坐地漲價!
拒絕“芯慌”,豪華自有其道。
前兩天,趕在國慶假期來臨前,樂逗汽車奔赴蘇州對林肯中國首款新能源戰略車型——冒險家PHEV,進行了一番試駕體驗。
不得不說,這款産品從靜态到動态的綜合表現,超出筆者期待,堪稱30萬級豪華品牌插混SUV的不二之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0萬出頭,靠譜又有面兒的插混SUV太稀罕</h1>
節能減排全球化趨勢、及強有力的“雙積分”等政策倒逼下,加碼新能源汽車成為了一衆大小主機廠的必答題。
與此同時,站在消費者角度,随着北上廣深等一線、甚至許多二三線城市,開始對傳統燃油車“限行限購”,選購新能源汽車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個人及家庭消費者的普遍選擇。
政策大力倡導和推動,新能源汽車本身相較于燃油車也具有,更加靜谧、平順、用車成本低等先天性優勢,于公于私,主動/被動選購新能源車的人,會越來越多。
但放到當下這個節點來看,一個骨幹的現實在于,是以你的預算在30萬出頭,想買輛靠譜且有排面兒的新能源SUV車型,選擇并不多見。
而如果你對純電動車有巨大的“裡程焦慮”;或者說出于安全性顧慮等因素,骨子裡很排斥純電動車産品,即便考慮購買新能源車,也更加趨向于選PHEV插電混動産品,那這個價位和需求可選的範圍,就更窄了。
諸如豐田RAV4、本田CR-V、大衆途觀等,合資品牌相應的PHEV産品,靠譜倒也靠譜。
關鍵是,預算都奔到30出頭了,燃油車都可以輕松買到BBA等豪華品牌,買輛豐田本田大衆的話,面子上多少有些過不去。
圖個啥嘛,這個價位買車誰還不得多多少少,考慮面子和逼格問題。
實踐也證明,冒險家以一己之力貢獻了林肯超半數的銷量,成為了林肯中國名副其實的銷量擔當。
無論是技術還是産品本身,沒有任何先進性可言。價格還不低。
一句話,30萬出頭的價位,想買輛暨靠譜、又有面子(甭管一線二線,怎麼着也得是個豪華品牌吧)的插混SUV,實在少見、太稀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冒險家PHEV的推出,打響林肯電氣化第一槍</h1>
按照此前成都車展上毛京波的說法,正是基于本土化戰略的不斷深入,林肯中國今年順勢推出了該品牌首款新能源車型——冒險家PHEV。
成都車展上毛京波(左)釋出冒險家PHEV
之是以電動化第一槍選擇放到冒險家身上,因為作為林肯國産SUV“三劍客”之一,冒險家所處的細分市場“蛋糕”最大。
一如上面談到的這個現實問題,30萬出頭的價位,目前市面上鮮有豪華品牌插混車型推出,冒險家PHEV的加速到來,恰好可以填補上了這個“市場真空”。
搶占先機成功的機率自然大很多。
對此,出席此次試駕活動的林肯中國傳播與公共事務副總裁——王赫男也強調,冒險家PHEV及燃油限量版車型的推出,也将進一步豐富冒險家這款明星車型的産品矩陣,以覆寫到更大範圍的潛在消費人群。
事實上,以林肯中國大學營所在的上海為例,相較于同樣“限行限購”的新能源車銷量大戶北京,上海向來對PHEV插電混動更加的“友好”,不僅可以享受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關鍵還能“上綠牌”。
王赫男主持試駕前的媒體沙龍
對于許多工作生活在上海的白領和新中産而言,30萬出頭的價格,不便宜但門檻也不算太高。
冒險家PHEV的推出,勢必會成為投向該細分市場的一枚深水炸彈,市場潛力不容小觑。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動力底盤智能化,冒險家PHEV實力不容小觑</h1>
回到此次試駕本身。
靜态部分就不過多贅述了,關于PHEV版及限量版冒險家,成都車展時我們已經有過報道介紹。
就動态駕乘環節來說,冒險家PHEV的實測表現确實超出了筆者、及同行多位媒體大小夥伴的預期。
主要談印象最深的以下三點:
其一、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比對,成熟度目測還是非常高的。
如若不是車輛上的一些“藍色”辨別元素、及駕駛模式的提醒,日常駕駛過程中估計很多人都不太會,輕易區分出這究竟是一台PHEV插混車,還是一輛燃油車。
因為無論是電量充足,還是“虧電”的情況下,除了虧電時發動機聲音會明顯一些之外,整個動力的輸出都還是較為平順的,沒有一些PHEV車型慣常會存在的“突兀”變化。
這一點,也足以證明即便是在難度系數頗高的PHEV領域,林肯及背後的福特,還是有幾把刷子。
其二、整體的底盤質感,還是非常的令人稱道,至少比BBA同價位競品要明顯更加的“進階和舒适”。
盡管動力電池的加入使得整車整備品質較重,但開起來無論是城市道路還是高速、抑或是有些颠簸的鄉間土路,冒險家PHEV給人的直覺感受還是非常“靈巧”的。
說身輕如燕有些誇張,但确實很好開、開着很舒服。
唯獨美中不足的是,包括筆者及同車媒體都發覺,後排的乘坐舒适性還能調得更好一些,過一些颠簸路的時候,前排駕駛者覺得很穩很舒适的情況下,後排乘客會感覺稍微有些“颠”。
再吹毛求疵一點,後排隔音還能更好一些就完美了。
其三、包括冒險家PHEV及燃油版車型在内,林肯中國采用的這套SYNC+車載智能網聯系統,整體體驗感也要明顯引領一衆豪華品牌。
這一點從技術層面上看似并不難,實在不行直接采納騰訊、百度、阿裡、甚至華為等第三方車機系統,都可以做到與時俱進。
但現實問題在于,目前不說豪華品牌,就連本田豐田大衆這種合資品牌,在車載智能網聯上的體驗,确實很落後很差勁。
透過此,必須給林肯中國團隊深入推進“本土化”一個大寫加粗的贊,這需要魄力更需要誠意。
中國尤其年輕一代的消費者,“無智能·不汽車”,傲嬌的BBA們并不想懂。
中控大屏不僅看着爽智能網聯也算好用
當然林肯的這套車機系統,雖說靈敏度和準确度都還不錯,但目前來看開放的權限的确有限。
涉及車輛相關的控制,即便最普遍的語音控制打開車窗、天窗等,都還尚且不支援。
這一點不應該,也需要中方團隊進一步争取,更大程度上的開放和授權,沒那麼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樂逗觀察:</h1>
總體來說,冒險家PHEV的綜合産品力,的确值得稱道,瑕不掩瑜,30萬出頭的價位,戰鬥力還是超強的。
對于前面提到的那些,預算在這個價位,想買輛靠譜且有排面兒的新能源插電混動SUV的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福音。
過去沒有兩全其美的選擇,要麼有裡子(如豐田本田大衆的PHEV産品)、要麼有面子(寶馬X1 PHEV等)。
現在好了,林肯冒險家PHEV的到來,讓你裡子面子都管夠,不愧為“豪不妥協的美式新能源豪華SUV”。
此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據林肯中國方面透露,在全球汽車産業普遍面臨“晶片”危機的當下,諸如BBA等在内的許多友商,要麼“缺芯”難提車,要麼提車還得各種直接或變相“加價”。
作為福特旗下的豪華品牌,林肯中國目前并沒有受到相關“晶片危機”的直接困擾。
産銷量供應充足有保障不說,在毛京波總裁提出的“三個堅持”的核心思想指引下,林肯從廠家到經銷商,均不會因為短期利益進行“坐地起價”。
僅此一點,林肯之道和價值營銷确實不是說說而已,這将進一步提升林肯的品牌形象和使用者口碑。
關鍵時候,确實得真誠厚道!
毛京波與經銷商代表共同釋出服務公約
值此之際,如果你的需求正好是想買一台30萬級的豪華品牌插混SUV,林肯冒險家PHEV,無疑值得一看、一試、一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