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詐死計就是厲害,三國中誰用誰知道!

俗話“少不讀水浒,老不讀三國”,一部《三國演義》充滿了權謀之道,爾虞我詐不亦樂乎。什麼圍魏救趙,十面埋伏,反間計,詐降計層出不窮。不過細讀三國就會發現,有一計百試百靈,從無失手。那是什麼計呢?沒錯就是“詐死計”。一個讓無數名将翻車之謀。

一般把裝死叫做“假死計”,為何我稱之為“詐死計”呢,因為此計變化多端,無人不中,簡直就是最奸詐的計謀。利用敵人的求勝心理,誘敵深入,圍而殲之。下面為大家盤點三國中都有誰用過此計,都有哪些人中招?

濮陽之戰,曹操詐死。

詐死計就是厲害,三國中誰用誰知道!

在曹操為父報仇殺奔徐州的時候,呂布聯合謀士陳宮一起襲擊曹操後方兖州。若不是荀彧等人設計死守,曹操差點成了喪家之犬。曹操見劉備支援 陶謙,于是賣給劉備一個人情,馬上回軍救援兖州。陳宮接連用計,殺得曹操丢盔棄甲。

陳宮獻計讓濮陽城中富戶田氏詐降,賺取曹操進城,然後斷其後路。曹操果然大喜,率軍進入城中,以為必定得手。哪知呂布大軍從各路殺來,曹操差點就死于城中。原著中寫道:“曹操随後亦出。方到門道邊,城門上崩下一條火梁來,正打着曹操戰馬後胯,那馬撲地倒了。操用手托梁推放地上,手臂須發,盡被燒傷。典韋回馬來救,恰好夏侯淵亦到。兩個同救起曹操,突火而出。”可見曹操此戰狼狽至極,若不是典韋拼死護衛必死于此戰。

詐死計就是厲害,三國中誰用誰知道!

曹操回到軍營,心生一計。傳出話去,自己已經燒死,不治而亡。然後在半路設伏兵嚴陣以待,伏擊呂布。果然呂布也中了曹操之計,率軍攻打曹營,可是半路伏兵殺出,呂布死戰得脫,折了好些軍馬。敗回濮陽,堅守不出。

南郡之戰,周瑜詐死。

公元208年,也就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戰平定北方不久,曹操揮師南下,劉琮投降。曹操為了一統天下,發動了赤壁之戰。可是天公不作美,曹操接二連三的失利,最後被孫劉聯軍擊敗,數十萬大軍毀于一旦,僅以身免。周瑜也趁機向北擴張,攻打曹仁駐守的南郡。

詐死計就是厲害,三國中誰用誰知道!

曹仁也算是曹魏數一數二的名将,防守有方。一時南郡攻打不下,而周瑜也在攻城的時候,中了毒箭,幸好衆将救回。可能是曹仁比較陰險,其後的關羽也是中的毒箭。曹仁一見周瑜中箭,馬上率軍去吳營罵戰。周瑜大怒,于是披甲上陣,率衆将迎戰曹軍。不想怒氣沖天的周瑜,一頭栽下馬來。

原著中寫道:“曹仁回顧衆将曰:“可大罵之!”衆軍厲聲大罵。周瑜大怒,使潘璋出戰。未及交鋒,周瑜忽大叫一聲,口中噴血。墜于馬下。曹兵沖來,衆将向前抵住,混戰一場,救起周瑜,回到帳中。”

周瑜回到寨中,告訴程普,我并沒有什麼痛處,隻是想假裝病重在身,讓心腹之人詐降曹仁說我已經病故。曹仁必來劫營,然後埋伏軍士,肯定成功。程普等人大喜。果然,曹仁見吳軍盡皆挂孝,于是盡起城中軍馬,趁夜來攻打吳軍營寨。不想吳軍四面殺出,曹兵大敗,三路軍皆被沖散,首尾不能相救。曹仁引十數騎殺出重圍,與曹洪見南郡不保,于是望襄陽而去。

詐死計就是厲害,三國中誰用誰知道!

周瑜此謀與曹操在濮陽之戰時的計謀相當,都有很好的效果,擊潰敵軍。可是炸死計在三國後期還上演了一次,就是“死諸葛驚走生仲達”。

北伐之戰,諸葛詐死。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一直以“興複漢室,還于舊都”為己任。可惜天命不在蜀漢,諸葛亮事必躬親,最終無可奈何病逝于五丈原。諸葛亮臨死前,讓楊儀與姜維在自己死後秘不發喪,率兵緩緩退回漢中。因為諸葛亮知道司馬懿料到自己病危,必定會率大軍襲擊蜀軍後方。

詐死計就是厲害,三國中誰用誰知道!

諸葛亮吩咐道:“吾死之後,不可發喪。可作一大龛,将吾屍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則将星不墜。吾陰魂更自起鎮之。司馬懿見将星不墜,必然驚疑。吾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若司馬懿來追,汝可布成陣勢,回旗返鼓。等他來到,卻将我先時所雕木像,安于車上,推出軍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懿見之必驚走矣。”

司馬懿也同樣深明天象,見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方流于西南方,墜于蜀營内,三投再起,隐隐有聲。料定諸葛亮必死,想親率大軍,攻打蜀軍營寨。但有疑慮是不是諸葛亮做法,引誘我去劫營,是以按兵不動。命夏侯霸去蜀軍檢視敵情。

夏侯霸回報說,蜀軍已經退走,五丈原空無一人。司馬懿馬上率領大軍從後面趕來,趁機追殺蜀軍。可是姜維等人按諸葛亮的遺計,推出諸葛亮木像,大叫:“司馬老賊,已經我家丞相之計,快來受死!”司馬懿一見諸葛亮還在大吃一驚,魏兵魂飛魄散,棄甲丢盔,抛戈斬戟,各逃性命,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司馬懿一口氣奔逃五十多裡,等夏侯霸等人趕上後,司馬懿居然問:“我的頭還在否?”可見司馬懿已經被諸葛亮吓破膽,諸葛亮的臨死退敵之計,也算生效。

綜上三國的幾次詐死計,确實都讓敵軍百分百中計,不過諸葛亮是真死罷了!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