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南山村廁所革命:隐秘角落不再尴尬

西南山村廁所革命:隐秘角落不再尴尬

貴州省清鎮市新店鎮鴨甸河村村民李海梅家改造後的衛生間(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向定傑 攝

新華社貴陽7月27日電(記者向定傑)聽到叫喚自己名字,正在廚房做飯的李海梅應了一聲。還沒等停下手中活計,來客已經快步走到跟前。

“來看下你家改造的廁所!”村支書範後金表明來意。望着好些生人,李海梅卻不緊張,而是幹練地指了方向:“在那邊!”

她推開門,隻見大約10平方米的衛生間内幹淨明亮,貼了地磚、瓷磚,配有熱水器和淋浴。“夏天愛出汗,洗澡很友善。”李海梅笑着說,以前旱廁挨着豬圈,又臭蚊子又多。

李海梅家住在貴州省清鎮市新店鎮鴨甸河村,位于烏江水系東風湖畔。過去鄉村旅遊還沒興起時,可是個窮地方。李海梅和丈夫長年在外打工,而現在她決定留下來開農家樂。

範後金說,依山傍水的鴨甸河村風光秀麗,距離人氣景點化屋村坐船隻需幾分鐘,每逢周末遊客很多,群衆從果園采摘、民宿客棧等方面增收不少。

“村容村貌太重要啦!”清鎮市農業園區辦負責人羅輯說,為改變污水橫流、廁所髒亂臭的局面,2018年,市裡率先在鴨甸河村等地示範推進廁所革命,打造宜居鄉村。

2018年以來,清鎮累計投入資金3736.8萬元,實施15309戶農村衛生戶廁及135座村級衛生公廁建立(改造)工作。目前,全市衛生戶廁覆寫率達到90%以上,極大改善了群衆如廁條件。

“每年我們會下名額,今年有鄉鎮反映,哪怕隻有200戶的任務,都有點吃力,因為基本上都改好了。”羅輯說,在改廁過程中,他們充分根據群衆自願程度、自身條件來進行,沒有強制性修成一樣,隻要糞污處理到位、安裝規範基本都能驗收合格。

來到大麻窩村雙獅組,農戶張仁祥正和親朋坐在院壩吃水果,而化糞池就安裝在隔壁轉角處,但卻聞不到什麼異味。

“廁所雖然看着簡單,也得把斜度、地漏、防水做好,全是些細節活。”平時就在建築工地打零工的張仁祥說,他是今年自己動手改的廁所,自家投入的部分沒有細算,可能花了四五千元。

按當地政策,改廁獎補資金一共是2000元。鎮上統一采購了800元的化糞池,1200元會補給農戶。“前幾天有人還來找我去給他家改廁所。”張仁祥說,現在每家每戶積極性都高,沖水式廁所已經成了标配。

在今年公布的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中,清鎮市榜上有名,是貴州僅有的三個縣份之一。羅輯說,“十四五”時期,當地還将繼續把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因地制宜、科學引導,真正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西南山村廁所革命:隐秘角落不再尴尬

貴州省清鎮市新店鎮一處村級公廁外牆上貼有糞污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系統圖(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向定傑 攝

來源: 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