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新聞網11月22日訊(胡媛 汪有進)歙縣徽州雪梨果品協會黨支部于2013年12月組建,以開展“雙比雙争”活動為抓手,積極争創服務型黨組織,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緻富先鋒工程,進一步加強對雪梨産業的上司,增強技術服務和産業幫扶力度,逐漸形成了以“溪源雪梨基地建設”為主體,雪梨産業示範引領帶動其他行政村的産業布局。
理順工作思路,明确産業發展方向
上豐鄉的徽州雪梨是歙縣傳統的名特優果品之一,享譽古今中外,但一直存在生産規模小、服務能力弱、組織能力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等問題。為此上豐鄉溪源村成立了徽州雪梨果品協會黨支部,協會組織積極貫徹實施鄉黨委政府确立的“戶村關聯、輻射全鄉”雪梨發展戰略,明确複興徽州雪梨老品牌的工作思路,通過深入調研,制定了全鄉雪梨發展長期規劃,明确全鄉雪梨産業的發展方向,高标準實施科學化梨園管理,大力實施梨樹品種改良項目,引進“三水”、“西子綠”、“翠冠”、“翠綠”等一批品質優良、口感極佳、市場銷路好的新品種。同時通過合作社+基地+種植大戶+經紀人的生産經營模式,做好徽州雪梨銷售服務,打造上豐鄉特色品牌農業。
優化發展環境,提高技術服務水準
協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上司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管理機構,建立和完善協會章程及各項工作制度,規範協會的運作,明确協會帶領群衆共同緻富的職責和任務。指導協會為果農提供産前、産中、産後服務,通過聘請農業技術專家授課的方式推廣新技術、傳授新技能,建立長期聯系機制,随時提供技術咨詢和資訊服務。黨支部成立以來,共聘請15餘人次農業技術專家來授課,舉辦雪梨技術教育訓練班30餘期,受訓人數達2800餘人次,有效地提高了梨農的生産技術水準和生産效益。同時加強梨農在生産環節上互相支援,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主動尋找市場、發展訂單,在銷售上統一口徑,農民吃上了“定心丸”,通過電商和航運模式将徽州雪梨遠銷國内外,将雪梨銷售形成規模。
發揮幫帶作用,實作果農共同緻富
協會黨支部站在促進農民共同緻富的高度,來統籌全鄉雪梨産業的發展,合理安排和使用專業技術人才,推行強村幫弱村的共同發展模式。黨支部還堅持開展結對幫扶和基地引領活動,充分發揮協會黨員的幫帶拉動作用。建立了協會黨員帶小戶、帶散戶責任制,并開展了黨員結對幫扶活動,明确每個協會黨員聯系2至3戶發展規模和經營潛力較大的農戶,幫扶1戶困難戶,采取示範引路、現身說法、資金和技術扶持等措施幫助梨農發展生産。一大批貧困戶通過黨員幫扶發展雪梨産業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2016年,協會已經發展果園2600畝,從業戶數810戶,收入達1.8千萬元,果農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創下有史以來最好收成。
(來源:黃山新聞網 作者:胡媛 汪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