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天才少年的張炘炀,10歲就考上大學,13歲考上碩士,16歲考上博士。這樣學習開挂的孩子,總是能吸引一大波羨慕的眼光。那麼,他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張炘炀舊照)
1995年,張炘炀出生于遼甯盤錦的普通職工家庭。
從張炘炀2歲半起,他的父親張會祥便訓練他認字。僅3個月的時間,張會祥就發現,他已經認識一千多個漢字了。這個量,讓張會祥在吃驚之餘,很有點激動,他認為張炘炀具備天才的條件。
2000年,張炘炀開始上國小。
此時,張炘炀開始表現出在學習上開挂的一面。
當别的孩子,還在按部就班在課堂上上課時,張炘炀僅用2個月,就把一、二年級的知識點全部掌握了。随後他不斷跳級。待他完成六年制義務教育時,一共也隻用了兩年。
随後,張炘炀在國中低調地度過了初一和初二,可是到初三下學期時,張炘炀開始不肯學習了,在老師向張會祥回報情況後,張會祥把張炘炀帶回了家,讓他在家自習。
之後,在張會祥的安排下,10歲的張炘炀直接跳到高三,準備參加聯考。
由于張炘炀未滿18歲,辦不了身份證,在參加聯考時,隻能憑派出所出具的戶籍證明。不過,張炘炀雖說是考場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但他卻取得了510分的成績,被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錄取,成為了一名少年“大學生”。
對于張炘炀這種跳級式教育,當時很多人提出異議。畢竟在這之前,有甯鉑等天才少年教育失敗的例子。是以,很多人都認為張炘炀式教育是揠苗助長,對孩子沒有好處,甚至還有專家斷言,張炘炀讀不到大二就會被勸退。
(張炘炀和父親)
盡管專家教授們的批評此起彼伏,但是張會祥認為,孩子學習沒必要按年齡劃分。隻要他在學習上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沒有出現斷層,就沒有問題。再說,早點上大學,就能早一點讀研。這樣孩子始終赢在别人前面。
張炘炀在13歲大學畢業,順利地通過了北工大研究所學生複試,在拿到研究所學生學曆後,16歲的他又考進北航攻讀博士學位。
張炘炀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他的父親張會祥說,你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并非你一個人的功勞,這其中也包含了父母和老師的辛苦和教育。
張會祥之是以會這樣說,并非打擊張炘炀,而是他和妻子的确為了張炘炀讀書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張會祥大學畢業,早年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他的妻子是一名高中地理老師。在張炘炀小的時候,他和妻子都很愛看書,家中讀書的氛圍無形中影響了張炘炀。
當然,張會祥覺得張炘炀聰明的原因,主要還是來自于遺傳,并非後天形成。
另外,張會祥不贊同孩子拼命刷題。在他看來,孩子在成績上可以“不求最好”,但是一定要“博聞”。是以,他從不給張炘炀定考試目标,隻是有意識地提前讓他預習一下将要學習的知識。比如國小看點國中的知識,國中學點高中的知識。
此外,自從張炘炀考上大學後,張會祥考慮到他年紀太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獨立,是以加入了陪讀大軍。這一陪,就陪伴着張炘炀一路走來,直到攻讀博士學位。
當然,張炘炀也有他的煩惱。
由于張炘炀一直和比他大七八歲的同學們在一起讀書,他在思想上要比同齡孩子成熟,但是和同班同學們比,他還是顯得太天真。是以,他的内心感到非常寂寞和孤獨。
為了能得到旁人的認可,張炘炀一度很沉迷于上網。他在論壇裡經常發表一些自己對社會的看法,比如他曾說:“北京亂象就是因為外地人太多所緻,應該限制外地人。”
由于他想到什麼說什麼,是以經常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一些人甚至還對他身負“神童”光環進行人身攻擊。
之是以張炘炀會對北京有着這樣的看法,這和他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對北京的認識有關。
在他看來,全中國就數北京最好,是以他特别渴望将來能留在北京,并在這裡工作。
在張炘炀16歲這年,出于對未來生活的焦慮,一向專心學習的他突然和張會祥談起了條件。他說,你們現在就得給我在北京買套房,要不我就不做研究所學生答辯,更不去考博士學位了。
當時,為了能給張炘炀一個好的讀書的條件,張會祥辭去了工作,全靠平時打點零工和妻子的收入維持生活,而北京寸土寸金,房價之高,讓人望之興歎。這哪裡是他們這種收入微薄的家庭能買得起的。
由于張炘炀一再堅持,張會祥無奈之下,隻得租了一套房來糊弄張炘炀,張炘炀這才繼續他的學業。
(張炘炀舊照)
事情被媒體曝光後,張炘炀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責。大家認為,就算是神童,不孝順父母,也是白瞎了。
張炘炀成為北航博士生後,漸漸淡出了公衆的視野。據和他熟識的人說,他在讀博後,在科研上遇到了很多不能克服的困難,這讓他到現在還沒能拿到博士學位。
不過就算如此,他的導師還是給他很多幫助和諒解,希望他能拿到博士學位。
然而,根據博士8年制的規定,如果張炘炀在2019年還不能拿到博士學位,他就得面臨被清退的現實。
就算如此,從張炘炀的學習之路來看,說他是“天才少年”,的确是當之無愧。
(參考史料:《神奇的學習—10歲大學生張炘炀培養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