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毛主席專列遇襲,抓到兇手後,主席為何替他求情不要重判?主席專列返程遇襲查明真相

1955年,毛主席乘坐專列前往全國各地考察工作,在火車返程行進到蕭山時,車窗玻璃遭遇了襲擊。主席專列遇襲,這可不是小事,相關部門立即展開了調查,經過層層排查,終于找到了主席遇襲事件的真兇。然而在調查到真兇之後,主席不僅沒有怪罪這個兇手,反而還為他求情,這究竟是為何?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正文開始之前,朋友們别忘了點點關注,以友善回顧往期内容,同時不錯過以後的精彩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主席專列</h1>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為了解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國策,毛主席有了諸多去地方考察工作的經曆。1947年到1974年這26年間,毛主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奔赴在祖國各地,可以說新中國的建設發展,都是毛主席用火車跑出來的。據鐵道部的資料記載,在這26年的時間裡,毛主席先後乘坐專列共計72次,在專列上生活和工作的時間長達了2148天之多,每年365天,平均有82天都是在火車上度過的,行駛總裡程更是達到了駭人的344.79萬公裡。當談及為何坐火車出行時,毛主席回答道:火車行駛得慢,适合思考。列車上的從業人員總會看到天微微亮時,主席靜靜地端坐在窗前,隔着厚厚的窗簾看着各地的風土人情。

毛主席不僅要在火車上辦公,還要批改檔案,有時候還要接待外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專列已經成了毛主席的流動辦公室,考慮到這一系列因素,列車負責人提議将列車内部進行更改更便于辦公,不能搞特殊是毛主席一直信奉的原則,是以車廂内部就隻是稍作了更改,添了幾張桌椅,并将門窗加強,窗戶也換成了防彈玻璃,從外觀上來看毛主席的專列和其他列車并沒有什麼差别。當然這是為了友善混淆視聽,與此同時,作為中央上司人,毛主席的安全可謂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國際上西方敵人還是國内的匪徒,敵特無一不再盯着毛主席的一舉一動,這種形勢下就對列車上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專列當作流動的中南海,保衛毛主席的安全高于一切,這是全體列車從業人員的誓言。可就算如此也不是萬無一失的,蔣介石逃亡台灣,依舊賊心不死,設立特務機構,對黨中央上司人進行一系列暗殺,在1949年毛主席首次通路蘇聯時,蔣介石就曾派國民黨特務頭子毛人鳳組織暗殺,派出特務突擊專列,想要進行破壞,而我方公安部隊又豈是吃素的,當即展開行動,清除各類安全隐患。随着時間的推移,國家内部的穩定,經濟進入快速發展,國内的治安系統不斷完善,各地匪徒敵特逐漸肅清,社會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國家進入真正的和平時期。

1955年毛主席專列遇襲,抓到兇手後,主席為何替他求情不要重判?主席專列返程遇襲查明真相

毛主席在火車上批閱檔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返程遇襲</h1>

1955年受蘇聯老大哥的幫助,和蘇聯的關系愈發密切。6月份蘇聯使團來中國通路,其中就包括當時蘇聯黨中央書記馬林科夫。為了讓使團們感受到我們的熱情,主席邀請他們一同乘坐專列前往浙江遊玩考察。這次行程非常愉快,主席不僅實地考察了浙江農村的具體情況,同時也帶領蘇聯使團遊覽了南方美景。考察結束後,主席和馬林科夫在晚上7:10左右一同乘坐專列傳回北京,在火車行駛過程中,兩位上司人并沒有絲毫困意,就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互相交流,相談甚歡,氣氛十分的輕松惬意。

而此時主席車廂外的氣氛并不輕松,這次返程負責主席專列安全工作的是,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王芳,身為主席安全的負責人,王芳既榮幸又緊張,盡管曾經在主席下鄉調研時,他有過數十次負責主席安保工作的經曆,但此刻仍然不敢松懈。列車行駛過程中,車廂一直有警衛來回巡查,安保措施也是按照最高标準實行的,即便如此,王廳長依舊不放心,甚至将沿途遇到突發事件,等情況都考慮了進來,自己堅持要站守在主席車廂門前,一有風吹草動,確定能立馬沖進去保護主席。

果然怕什麼來什麼,火車行駛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逐漸提到高速狀态,此時已經到了杭州的蕭山地界,當火車通過西門的一個隧道時,處于警戒狀态的王芳,聽到了身後車廂的一聲脆響,他立馬沖過去檢查情況,在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巡查後,王芳于第六節車廂裡發現了不同之處,隻見玻璃窗戶上,有着一個比拇指還粗的洞,周圍布滿了蜘蛛網一樣的裂紋,很像是槍擊後留下的痕迹。這個發現讓王芳打了個機靈,直接大喊道,小心,有特務襲擊專列!

1955年毛主席專列遇襲,抓到兇手後,主席為何替他求情不要重判?主席專列返程遇襲查明真相

玻璃被擊碎

在解放前的抗戰時期,王芳就一直擔任搜集情報、保衛等工作,有着豐富的偵查以及保衛經驗,建國後他便一直擔任警衛工作,憑借着異于常人的警覺和感官,出色的破解過不少大案。他知道主席專列上的窗戶,全都是經過特殊工藝加強過的防彈窗戶,能在這種玻璃上形成這麼大的洞,普通手槍或者步槍肯定是做不到的,很有可能是單體威力極強,彈殼偏大的狙擊槍造成的痕迹。如果主席坐的是這個車廂,後果将很難想象。可是讓他倍感疑惑的是,在帶領警衛們尋找半天後,并沒有發現射進來的子彈,或者子彈碎片,這讓他的眉頭皺成了個川字。

1955年毛主席專列遇襲,抓到兇手後,主席為何替他求情不要重判?主席專列返程遇襲查明真相

火車97443

因為車内線索有限,襲擊地點也無法及時偵查,真相似乎撲朔迷離,難以企及,當列車在諸暨火車站停靠後,王芳立即打電話,将情況告知給了公安廳副廳長呂劍光,讓他立馬着手調查。為了争分奪秒,先是将電話打給了蕭山警察局局長,讓他立馬派人趕到現場,出于對主席行程的保密考慮,呂劍光并沒有将遇襲者是誰說出來,即便如此,這位局長也能從重視程度上看出,火車上的人不一般,除了留下幾個應急人員外,他帶着警察局刑偵方面的人馬,趕往現場,随後呂劍光還打電話,将此事彙報給了公安部副部長許建國。

1955年毛主席專列遇襲,抓到兇手後,主席為何替他求情不要重判?主席專列返程遇襲查明真相

蕭山警察局舊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查明真相</h1>

許建國對此事十分上心,了解情況後立馬做出訓示:這件事性質十分惡劣,大範圍排查,24小時内必須找出敵特分子,蕭山的警力如果不夠就從外地調,一定要查清楚。做出部署後,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專列搜集線索,他一到現場便看出了問題,從窗戶洞口和現場情況推斷,斷定專列上的裂痕并不是子彈造成的,很有可能是小石頭等東西,從高空投射所緻。

在反複推敲後,他立馬下令調查案發地附近的村民,看能不能找到正主,警察局之前排查對象,重點是反革命分子,地主分子等不安分的人身上,排查大半天,案件并未獲得實質性突破。當目光轉移到周圍村民後,他們很快便抓住了嫌疑人曹文生,曹文生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村漢子,平常并未做過壞事,膽子也很小,在經過審問後得知,當天晚上他帶着彈弓準備打隻野雞,給媳婦補身子,碰巧在山上看到了火車駛過,因為沒有打到野雞心情不好,他便随意朝火車打出了塊石頭,沒想到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1955年毛主席專列遇襲,抓到兇手後,主席為何替他求情不要重判?主席專列返程遇襲查明真相

毛主席在專列上

許建國将調查的結果送出上去,也是想請示毛主席怎麼處置曹文生,毛主席知道了緣由之後哈哈大笑,沒有斥責曹文生,還給他求情:“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不過是沒見過火車罷了,他打碎玻璃也沒什麼壞心思,好好教育一下就行了,沒有必要重罰。”雖然主席覺得沒必要重罰,可下面的公安也并不敢就這樣輕輕就過去了。

行刺首長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于是公安機關給曹文生判處了3年有期徒刑。主席知道了這個結果後,表示這樣的處罰實在是太重了,沒有必要。因為涉及到國家上司人,案子查清之後,還需要一層一層地上報,是以曹文生在被關押了23天之後,就被無罪釋放回了家。

古語言“大足以容衆,德足以懷遠。”毛主席作為一代偉人,胸襟寬廣,讓人不禁萬分敬佩。面對一個不小心襲擊他的農民,毛主席想到的不是自己當時被驚吓的心情,不是相關部門排查的辛苦,而是讓人安撫投擲石子的農民,甚至還能開懷大笑,不以為然。正如主席挽留友人的詩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正是主席長遠的眼光,寬闊的胸襟,才有了新中國的繁榮昌盛,走向富強。主席雖已離開,卻永遠活在每位中華兒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