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庫人物」法庫鎮徐天欣

「法庫人物」法庫鎮徐天欣

徐天欣

徐天欣,1937年12月出生,法庫縣法庫鎮人。1956年在法庫高中畢業考入沈陽師範學院(1958年合并為遼甯大學)中文系學習。

1960年7月,徐天欣從遼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參加工作。30多年來,徐天欣先後在遼甯藝術劇院、鐵嶺縣評劇團、文化館、鐵嶺縣委宣傳部、文藝宣傳隊、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銀州區委宣傳部、鐵嶺市文化局等機關擔任過教員、編劇則團團長文藝隊長、宣傳科長、劇目室主任等職。1985年任鐵嶺市藝術研究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獲正進階職稱(研究員)。1997年10月退休。

多年來,徐天欣心系鄉土文化的研究,撰寫了數百篇文章,先後公開出版了《遼北曆史》、《鐵嶺曆史名人》、《開原史話》等多本著作(合著)。徐撰寫的文章,有一鮮明的特征,那就是它的開創性和地域性。是以徐撰寫論文、考錄十分注意研究和展現遼北曆史文化藝術的表象和内涵;研究當代文化藝術則不忘其指導地域文化的應有價值。這主要展現在《遼北遼金樂舞活動考述》、《從古詩文中看東北秧歌》、《關于遼北文化土層的答問》、《試論遼北秧歌的曆史特征》等文章之中。徐天欣的科研成果,曾産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其中有的被鐵嶺市政府采用,被選進《鐵嶺市志》分卷《鐵嶺市文化志》。徐參與撰寫的《鐵嶺曆史名人》一書,被确認為政府修志工作的突出成果,成了鐵嶺人民愛家鄉、愛祖國的教材,市長特為該書寫了前言,向全市人民推薦。徐天欣被喻為“遼北鄉土文化研究第一人”。徐撰寫的《高其佩和指頭畫》,闡述了鐵嶺指頭畫的源流。徐撰文介紹法庫人任慶泰是《第一個把中國戲曲搬上銀幕的人》。徐天欣還考證并發現了鐵嶺的張德彜是第-個把外國戲劇介紹給中國的文化人。徐發表了《小鳳仙在鐵嶺》、《李成梁故鄉轶事》、《魏燮均及其詩》等文章。徐撰寫的論文考錄,有的被其他刊物轉載,有的被外國翻譯。

在多年的鄉土文化研究中,徐天欣對遼北文化事業的開拓和建設做出重要貢獻,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其參編的《中國戲曲志遼甯卷》,獲得文化部的紀念獎;參與主編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內建.遼甯卷.鐵嶺資料本》榮獲省文化廳二等獎撰寫的論文《遼北遼金樂舞活動考述》和《太平鼓源流考略》獲省論文一等獎。 主持編撰的省重點藝術科研項目《鐵嶺戲曲志》和《鐵嶺曲藝志》均獲得了遼甯省藝術科研成果一等獎。

在《中國戲劇年鑒》載文“遼甯戲劇四十年”中,徐天欣被列為遼甯戲劇界名人之一。

徐天欣是遼甯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鐵嶺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遼甯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會員和鐵嶺市政協特邀文史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