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孕育而生萬物,飛禽以鳳凰為長,走獸以麒麟為首,鱗甲以神龍為尊,掌控天地。龍鳳龜麟,麒麟位列四靈,乃是瑞獸。
孔子者,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那麼,大家是否知道,麒麟與孔子之間的密切關系哩?
孔子和麒麟有着不解之緣,他與麒麟的相遇貫穿在他的整個生命之中。

第一次,是孔子出生的時候,有一麒麟降臨在孔家的宅子裡,并吐出一塊玉書,上面寫道:“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征在賢明”。
這是什麼意思哩?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這個孩子,是水精之子,天生有聖德,但生在衰世,隻能做内聖之王”。所謂内聖之王,即沒有王位的素王,即:沒有土地、沒有人民,但隻要曆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權勢就永遠存在。
當時,孔家人為了表示感謝,用一塊彩繡系在了麒麟的角上,孔子不平凡的一生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第二次關聯,是孔子成為大賢者之前。孔子夢見一股赤色的煙霧從地裡騰起,又夢見一隻麒麟徘徊不前。
麒麟出現便說明聖人要現世,孔子心想難道是有賢明的大師要來指點我的迷津了嗎?于是駕車去往魯西,路過一片沼澤時,從一名孩童手裡救了一隻麒麟。麒麟為了感謝他,從口中吐出天、地、人三部經書。
孔子恍然大悟,原來點撥他的賢者就是麒麟。從此他精研這三部經書,終于成了舉世聞名的大儒。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是在孔子去世前。當時孔子正在編著《春秋》,這裡補充一下,《春秋》又稱《春秋經》、《麟經》或《麟史》等。
春天時,魯哀公和大臣們去魯國西邊的嘉祥狩獵,孔子和他的幾個弟子也随同前往。魯哀公送來一隻狩獵來的奇獸給孔子及他的弟子們辨認,卻原來是一隻麒麟,這就是著名的“西狩獲麟”事件。
麒麟死了,孔子認為,麒麟為靈獸,雖然出現,但是死去,不是好征兆,恐怕他自己的生命也要到頭了。此時極大地打擊了孔子,也打擊了他對恢複太平盛世的信心,他說:“吾道窮矣”,《春秋》就此絕筆。
兩年後,孔子去世了,享年72。
“遇麟而生,獲麟而死”,這就是麒麟與孔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