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爆發,為了保衛神聖的國土,我邊防軍戰士奮勇反擊,取得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我黨籌備召開了“九大”,在“九大”召開間隙,開國上将許世友交給毛主席一封信。這封信是王近山寫給毛主席的,在信中,王近山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還年輕,想複出工作。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結束後,為了應對複雜的邊境局勢,王近山想複出工作,繼續保家衛國,為此他特意寫了三封信,毛主席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封,另外兩封分别給了肖永銀與許世友。那麼,王近山寫這三封信的背後都有什麼故事呢?
《亮劍》中的李雲龍是家喻戶曉的角色,而李雲龍的曆史原型就是開國中将王近山。新中國成立時,王近山年僅34歲,但已經是12軍軍長了。年輕帥氣的王近山成為很多女性心目中的偶像,而王近山也沒有把持住自己。後來王近山的妻子把這件事告到中央,王近山也被開除黨籍,并遭到降職處分,軍銜也由中将改為大校。
被降職後,王近山被配置設定到河南周口的黃泛區農場擔任副場長,另一方面,革命時期,王近山手下三劍客之首的肖永銀則在南京軍區擔任裝甲兵司令員。有一天,王近山安排自己的兒子到南京軍區找肖永銀,一方面是看望他,另一方面是打聽下自己的問題有無解決辦法。
王近山的兒子到南京軍區後,肖永銀熱情地接待了他,并且讓他轉告給王近山三句話。這三句話分别是:“第一,承認錯誤;第二,寫信說明自己的問題;第三,自己的年齡不大,還想為國家工作,請準許回部隊繼續作點貢獻”。王近山的兒子回去後把肖永銀的話轉告給父親。
1969年,“九大”召開之際,王近山寫了三封信。三封信的内容一模一樣,分别是給肖永銀、許世友以及毛主席的。信的内容王近山完全按照肖永銀的要求所寫。這三封信最早送到了肖永銀手中,肖永銀收到信後立刻就向許世友彙報了相關情況。
革命時期,許世友與王近山都是紅四方面軍的優秀将領,兩人交情很好,許世友也非常重視王近山的情況,他也希望自己的老戰友能重新複出工作。是以,“九大”召開時,許世友便帶着王近山的信到了北京。
“九大”召開期間,有一天毛主席的心情特别好,許世友趁機拿出王近山的信,交給毛主席。同時許世友還向毛主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說王近山還很年輕,現在中蘇關系緊張,尤其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剛剛結束,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不能懈怠,現在正需要能打仗的将軍。另外,許世友還對毛主席說南京軍區願意要王近山,最終毛主席同意王近山複出。
一個多月後,王近山與妻子以及孩子乘坐鄭州至南京的火車,于深夜到達南京火車站。當他到達車站時,肖永銀、尤太忠以及李德生早早等候在那裡,向這位曾經的首長敬禮。王近山感動地熱淚盈眶。王近山複出後一直待在南京軍區,陸續擔任了南京軍區副參謀長以及軍區顧問等職務,并在南京軍區安度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