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域旅遊千帆競 全景宜秀正當時高位推動建構大格局固本強基築牢大網絡宣傳營銷唱響大品牌抓主抓重提升競争力融合創新打造多業态強化監管維護大安全全民共建分享新成果

全域旅遊千帆競 全景宜秀正當時高位推動建構大格局固本強基築牢大網絡宣傳營銷唱響大品牌抓主抓重提升競争力融合創新打造多業态強化監管維護大安全全民共建分享新成果

宜城“獨秀”,山水秀麗,人文荟萃。近年來,安慶市宜秀區委、區政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宜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黨政統籌、部門關聯、城鄉結合、全民共建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一幅“全域旅遊千帆競,全景宜秀正當時”的生動畫面正在宜秀大地鋪展開來。

龍山鳳水,宜秀怡人

宜秀寓意“宜城獨秀”,位于安慶市北部,總面積414平方公裡,約占安慶城區一半,轄2鄉3鎮1個街道,共60個村、社群,戶籍人口28萬人,常住人口約60萬人。

——這裡山水秀麗。宜秀山水資源豐富,景色怡人,三分山三分水三分田,素有“龍山鳳水”之稱。境内擁有逶迤起伏的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光秀麗的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素有“愛情朝聖地”美譽的國家4A級巨石山旅遊景區和如同天然氧吧的國家4A級烏龍溪旅遊景區。“石塘湖畔龍山麓,十裡杏花紅兩灣”,就是這裡最美的寫照。

全域旅遊千帆競 全景宜秀正當時高位推動建構大格局固本強基築牢大網絡宣傳營銷唱響大品牌抓主抓重提升競争力融合創新打造多業态強化監管維護大安全全民共建分享新成果

——這裡人文荟萃。“五裡三進士,隔河兩狀元”,宜秀人傑地靈,文化綿延,從清朝書法篆刻大師鄧石如,到兩彈元勳鄧稼先、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氣象大師葉笃正,再到唱響大江南北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以及民國山水畫家蕭謙中等名人輩出。境内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處(張四墩新石器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5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7處。

全域旅遊千帆競 全景宜秀正當時高位推動建構大格局固本強基築牢大網絡宣傳營銷唱響大品牌抓主抓重提升競争力融合創新打造多業态強化監管維護大安全全民共建分享新成果

——這裡交通發達。坐擁安慶最優越的公路、鐵路、機場、水運資源,安慶天柱山機場可直達北京、上海、廈門、西安等13座城市,每周航班量100餘架次,高鐵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溫州等20座城市。市區三個高速出入口均在宜秀境内,3條國道、3條省道穿境而過,江淮大運河入江口通江達海,石門湖碼頭擁有千噸級泊位8個,直通長江。

——這裡前景無限。圍繞品字型發展布局,打造品牌園區、品質新城、品味之旅,學苑、書畫、戲曲、康養、水鄉慢城、物流六個特色小鎮錯位發展。2021年預計全年共接待遊客360萬人次,實作旅遊綜合收入28億元,同比分别增長30%和27%。全域旅遊建立工作跻身全省好的等次。

龍山風水,宜秀怡人。目前,宜秀區正積極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要契機,堅持全域旅遊、“旅遊+”和差異化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創新突破、補齊短闆,系統推進全域旅遊深度發展,争取先創省級、再創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高位推動建構大格局</h1>

宜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建立工作,成立高規格的建立工作上司小組,區委書記、區長親自主抓并召開高規格的動員大會和推進大會進行動員和部署;區委常委會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及時聽取彙報并解決建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區建立上司小組多次召開排程會,對建立辦制定的目标任務按月排程,實行清單式、銷号制管理,并将全域旅遊作為各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的重要考核内容。

區政府還出台了《全域旅遊産業發展扶持政策》,設立了旅遊産業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先後編制了《宜秀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宜秀區鄉村旅遊專項規劃》、《宜秀區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宜秀區全域旅遊宣傳營銷專項規劃》、《宜秀區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産業策劃方案》等,形成層次分明、互相銜接、科學有效的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體系。區、鄉、村三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成功建構了黨政統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固本強基築牢大網絡</h1>

鞏固旅遊路網系統,保持内外交通網絡通暢,公共汽車、旅遊專線直達大部分旅遊區(點),旅遊線路最後一公裡全面打通,串聯主要景區景點、全長約20公裡的彩虹風景道全部完工,沿途共享單車完成布點。

鞏固辨別導覽系統,區内所有景區景點、文物點、公路沿線均設立辨別标牌,高速口、顯眼處、人群密集區均設有導覽地圖。鞏固旅遊公廁系統,截至2021年10月,提升改造旅遊公廁64座,全部免費對外開放。

建設智慧旅遊系統,建成與轄區内景區景點聯網的智慧旅遊一站式平台,實行旅遊大資料監測分析,“一部手機遊宜秀”智慧文旅資料平台建成上線,電子導覽地圖已設計制作。

建設旅遊集散系統,依托安慶市客運站建設的對全域旅遊建立具有牽動性的區級遊客集散中心已正常營運,楊橋、五橫、羅嶺等三個重點旅遊鄉鎮依托現存房屋完成次級旅遊集散中心選址和規劃設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宣傳營銷唱響大品牌</h1>

積極參與全市1+4模式全域旅遊推介和新聞釋出,成功舉辦常州全域旅遊推介會、中國作家走進宜秀采風交流會、中國旅遊日安徽主場活動等;積極參與全省“春遊江淮請您來”百家媒體旅遊推介獲省級表彰,參與《雲遊安徽》節目直播,安廣高速之聲、海豚視界、快手等平台直播間近7.5萬人參與了現場互動,參與“七仙女帶您遊安慶”文化旅遊雲推介、“七仙女”扶貧公益直播等,舉辦龍舟文化節、菜子湖觀鳥節、鄉村春晚、美麗宜秀攝影大賽等并通過網絡直播;更新改版旅遊宣傳畫冊、手繪地圖,注冊營運宜秀文旅微信、抖音公衆号等;激發市場活力與潛能,520巨石山海誓山盟文化旅遊節榮獲2019年度安徽旅遊創意營銷案例一等獎。

加強文藝宣傳,以鄧稼先保國衛民為題材的原創黃梅小戲《家國情懷》獲國家藝術基金支援,以脫貧攻堅為題材的黃梅小戲《路》入圍安徽省群星獎演出,以宜秀山水人文為題材的宜秀新歌《龍山鳳水展新姿》在各大媒體上播宣傳,宜秀融媒精心制作并推出了四期全域旅遊抖音視訊,吸引了衆多粉絲的關注和點贊。宜秀山水人文、名俗名特、文旅項目的有力推介,唱響了“龍山鳳水,宜秀怡人”的大品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1">抓主抓重提升競争力</h1>

緊扣“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抓主抓重發展文旅産業,着力提升全域旅遊核心競争力。高質打造A級景區,4A級巨石山景區新上玻璃棧橋、懸崖蹦極、高空秋千、高空索橋等體驗項目,新獲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全國優選文化旅投融資項目、安徽省第七批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安徽省十大網紅景區,旅遊目的地關注度和熱門景點線上繁榮度均居全省第四;4A級烏龍溪景區新上通天佛手和彩虹滑道項目,人氣驟然飙升;龍湫池、靈山石樹、鮑沖湖等景區不斷更新改造。

有序打造城鄉旅遊,楊亭村、黃梅村、小龍山社群、餘灣村、白林村、鮑沖湖村依托各自特色資源打造不同的主題村落,星級農家樂數量逐年增長,南園山莊獲評省級休閑旅遊示範點,餘灣桔子香生态園獲批首批安徽省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餘灣村、黃梅村打造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集聚區,龍山社群、白林村獲評省級特色旅遊村,羅嶺鎮獲評省級特色旅遊名鎮。安慶七街以夜市、地攤經濟為爆點,集聚人氣,成功走出了一條城市旅遊的新路子。

重點打造民宿經濟,發揮民宿撬動旅遊經濟的杠杆作用,總投入6000餘萬元多主題、多主體、全方位發展宜秀民宿,楊亭悅客民宿已于10月開業,小龍山民宿項目已進場施工,争取年内完工,曰公、白林聯合打造的安徽農道民宿項目已進入招投标階段,餘灣桔子香創客基地民宿裝修基本結束,利用龍山國小改造的民宿項目餐飲配套設施已建成,總鋪社群魯家沖、黃梅村嚴鳳英故居和曰公社群的三個文旅産業扶貧民宿項目進入扶貧項目庫。目前正與鄉伴文旅集團、樹蛙部落就獅嶺自然村落、岱賽湖、花溪茶谷片區開發洽談文旅投資項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融合創新打造多業态</h1>

加大旅遊與文化、農業、林業、康養、體育等多産業融合,創新打造全域旅遊多業态。圍繞“文化+旅遊”,五橫鄉着力擴建鄧稼先故居,羅嶺鎮着力打造嚴鳳英故居,大龍山鎮着力打造吳振鵬烈士陳列館,大橋街道着力打造葉笃正生平陳列館,紅色教育基地、戲曲文化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氣象科普基地等人氣爆棚,葉笃正生平陳列館堪稱文物與旅遊、與科技巧妙融合的典範。

圍繞“農業+旅遊”,扶持陽光雨露生态園、潤家生态園、龍泉生态園、龍雲生态等,加快休閑農業和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圍繞“森林+旅遊”,依托大龍山風景名勝區、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菜子湖濕地等森林濕地資源打造遊憩、養老、保健、健身等康養産品。

圍繞“養老+旅遊”,重點打造菜子湖濕地養老文化園;圍繞“體育+旅遊”,将巨石山、鄧稼先故居納入省體育局十一黃金周自駕遊精品線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強化監管維護大安全</h1>

如今,宜秀區資訊指揮中心大資料系統已經建成運作,“天網”系統已經全覆寫,8家3A級以上景區已将視訊監控信号接入省文化和旅遊廳産業監測中心,制訂并公布了遊客承載量,4A景區均配置了旅遊容量實時監控設施,不斷完善遊客分流預案。

制定了《宜秀區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A級景區、飯店酒店、農家樂等旅遊企業均制定旅遊安全應急預案,實作安全教育訓練和應急演練常态化。同區内旅遊企業簽訂了《安全生産責任書》,明确安全責任和履行義務,并按時組織檢查,抓好落實,督促企業建立長效安全機制。

通過旅遊市場專項整治和秩序檢查記錄已實作常态化,近年來未發生對旅遊者人身侵犯、對旅遊者身體健康有損害的、有重大有責投訴的事件發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全民共建分享新成果</h1>

宜秀區旅遊行業成立了旅遊志願者隊伍,并經常開展文明旅遊宣傳活動,多次接受省、市文明建立明察暗訪活動,結合文明城市建立、中國旅遊日等開展文明旅遊宣傳,累計發放各類宣傳材料5000餘份,設定“我幫您”“學雷鋒”志願服站。

宜秀區有線電視台開設“十分宜人”旅遊專欄,現有80%以上的當地部門和旅遊從業人員知曉本地旅遊宣傳口号和形象辨別;有80%以上的當地居民了解并認可全域旅遊示範區建立工作。

先後成立了宜秀區旅遊協會、農家樂協會等行業協會組織。北部新城共享單車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已經投入使用,全區所有社群廣場、文化館、圖書館、體育設施等免費對當地居民及外來遊客開放,各鄉鎮、街道不斷完善旅遊服務功能與設施。全區各旅遊景區、飯店酒店、農家樂等根據不同時節、不同節假日推出特色各異的優惠政策。切實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完成鄉村旅遊脫貧帶動任務。(江加春 何曉薇 文/圖)